孙策不禁沉默了,他崛起于淮南,没怎麽和骑兵交手过,但常听程普丶韩当丶黄盖丶孙河提起过骑兵之威势,阿翁在时也感叹讨伐董卓时,曾凶险被徐荣击败,又遭受胡与吕布率骑军围攻,好在两人不合,才让他奋力杀出来,顺便斩杀了董卓的部将华雄。
可见骑兵对于步军来说,的确难以对敌,况且他魔下身穿铁铠者,尚不足千人,其馀皆是皮甲。
当初俘获曹军屯长时,听其说过青州军几乎尽披铁甲,那时曹孟德才在聊城之战中数万人被正面击破,一路败退到了濮阳,最后逃难到了江东。
沛地为高祖皇帝奋起之所,任何有实力的汉室宗亲都不会放任不管。
倘若真在平原上遭遇刘使君,那他如何安然撤离?
孙策想了许久,也没想到什麽好的方法来抵御披铁甲的马步军。
想叫袁术打造数百辆战车送来,但袁术平日里连运送军械粮草都吝啬不已,
现在求他让工匠打造战车即便他同意,在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听周瑜这麽一说,孙策顿时觉得进退两难。
也难怪袁公路还让张勋带来了援军,可两千人又有什麽用。
不觉把目光转向周瑜,咬着牙道:「公瑾,你说我当如何是好?」
周瑜笑起来道:「伯符莫非忘记了先祖孙子所言,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你尽管暂时屯军在此,待我前去彭城面见刘使君后,再写来书信,若信得过我周瑜,便可依画策行事。」
孙策手掌重重拍在案台,下决心道:「好,我就依公瑾所言,望公瑾早日来函。」
说罢,后退三步对周瑜躬身揖礼。
他不想孙氏部将就这麽为袁术弓折刀尽,在沛地拼杀得流血成渠,还连一太守和都相也捞不到。
替人厮杀不就是为了功名利禄,袁公路与项籍无二,见人有疾病则涕泣分食,有功当封赏者,就算印绶的棱角被磨损了也舍不得给。
而袁术嘴里常当众感慨:「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却连许诺的太守也不愿给他孙伯符,须知他并非坐享其成,乃是冒死拼杀来的。
「此贼可恨!」孙策暗骂道。
不是我负你,是你言而无信欠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