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协约国军四千辆坦克和四十多万步兵,进入莫斯科主城区,巷战正式打响。几天的轰炸,莫斯科地面没有任何活物,但协约国士兵不敢放松。以苏军的作战意志,一定会躲在某一个看不到的角落。
协约国士兵们端着枪,小心翼翼地进入莫斯科千疮百孔的大街小巷。每一步踏在满是碎砖与弹坑的路面,都扬起一小片尘土。废墟中弥漫着硝烟尚未散尽的刺鼻味道,残垣断壁像是一只只扭曲的巨兽骨架,沉默又阴森。
砰砰砰!
一处半倒塌的学校附近,突然从地下掩体的通气孔中射出几发子弹,两名协约国士兵应声倒下,痛苦的呼喊瞬间打破了死寂。
“有敌人!隐蔽!”
伊班牙-高卢连长奥奇亚声嘶力竭地大吼。他是一名参加过伦敦战役的老兵,知道巷战的残酷性。
他身旁的士兵们稍有慌乱,以最快的速度寻找掩体,有的躲到被炸翻的汽坦克后,有的紧贴着墙壁,枪托死死抵住肩膀,目光警惕地盯着四周。
奥奇亚判断出苏军的方位,做了一个进攻的手势,然后,掷弹兵先用枪打出烟雾弹,再打出燃烧弹,掩护突击部队。
苏军被封住视野,胡乱射击。在射击点旁边,埋伏的苏军见伊班牙-高卢士兵进攻,均暴露火力。
这些废墟洞中的苏军,又让三名伊班牙-高卢士兵受伤,一名士兵被补枪,当场阵亡。
奥奇亚大怒,却又无能为力,因为苏军的火力是交叉的。不过,苏军的特别很明显,那就是视野有限。
奥奇亚呼叫坦克支援,在这种情况,即便是轻坦,也能挡住苏军的子弹。
在五辆坦克的支援下,奥奇亚的连队很快冲到苏军射击点,将手雷弹和燃烧弹丢进去,炸毁地下通道。
随着几处震动般的爆炸,苏军再也无力还击。可是,奥奇亚的连队前进不到五十米,又遭到苏军的射击,导致几名士兵受伤。
这样的场景在莫斯科无处不在,同样的作战战术,协约国士兵要使用无数遍。苏军从隐秘的地道、地下室不断冒头,他们手中简陋的武器在这一刻爆发出惊人的杀伤力,对协约国士兵造成很大的威胁。幸好,轰炸机将建筑物炸塌了,不然更难打。
为此,协约国军只得用坦克开路,从四面一步步蚕食。为了对付更深的地下工业区,伊班牙-高卢军工部紧急空运好几种地下探测设备,辅助军队探测苏军工业区的位置。
协约国找到出口,一般好投下大量的炮弹,直接将通道口周围炸塌,顺着地下通道继续炸,无需进去打地下战。
虽然苏军的阻击效果还是很明显,但地道口发现越多,失守越快,包围圈也越来越小,想通过以小博大的战术慢慢失效。
莫斯科的巷战打得很激烈,而朱可夫带着大部队,利用晚上行军,来到了莫扎伊斯克附近,准备从奥金佐夫打开缺口,带着大部队进去。
可是,当他准备执行计划的时候,斯塔林给他发来电报,要求停止行动,保留生力军,作为反击力量。
斯塔林的解释很简单,莫斯科无法提供更多的容身之所,物资短缺,地下通道大部分失守,再进来几十万军队,那也是羊入虎口。
朱可夫没办法,只好停在莫扎伊斯克,打造维亚济马-莫扎伊斯克-勒热夫-卢卡加防御圈,用好剩下的一百万人。其实,朱可夫想反击,还需要靠偷袭,因为没有多少火炮可用。
莫斯科巷战第三天,主城的作战的协约国兵力达到一百万。如多的兵力,将苏军压缩到莫斯科河两岸500平方公里的地方。
8月15日,布劳希奇和古铁雷斯商议后,决定改变战术,采用伦敦战役模式,大分割,小收割。这样的战术,可能袭击牺牲概率大增,但能快速找到更大的通道口和地下工业区。
四方八面,以各个坦克师为主,沿主干道进行分割。在执行战术过程中,如果遭到袭击,由侧翼部队进行反击。
8月16日,从伏尔加河赶来的南方集团群两个集团军加入巷战,让协约国有更多的兵力执行战术。
苏军不知道协约国军改变战术,仍以原先的战术反击。看到敌人沿大街进攻时,他们很兴奋,找到更多的射击机会。
苏军的阻击,给协约国军造成不小的伤亡。不过,依靠火力和兵力上的优势,经过两天的战斗,协约国军成功将苏军分割成八块战区。控制街区的地下通道全部被发现,并逐一炸塌。
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协约国军不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