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后,依然有些谚语在流传。
比如:没过草地路,难知长征苦。
草地指的是,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在3500米以上。
说是草地,其实就是泥质沼泽,上面长着藏蒿草,乌拉苔等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泥,浅出没膝,深处没顶。
远远望去,没有道路,没有村庄,鸟兽绝迹,不见树木山丘,便是本地人也少有踏足。
过草地有三怕,一怕踩着草甸陷入泥沼,二怕下雨,三怕过河。
过草地还有三难,一是行难,二是食难,三是御寒宿营难。
安静的超市内,姜晚晚仔细回忆着,自己所知道的信息。
并且在心中盘算着,要如何做,才能尽最大的能力,帮助这些正在遭受苦难的红军们。
过草地的三难三怕,如今已经聚集了一难一怕,最关键的还是御寒问题。
如今虽然时值八月,但草地区域气候恶劣,一日三变,温差极大。
白天的时候烈日炎炎,常有三四十度的气温,可一到晚上气温骤降到零度,一秒入冬,再加上外面狂风骤雨。
听闻过草地时,经常有红军一觉睡去,便再也醒不过来,第二天被发现时,身体都冻的僵硬了。
如今,姜晚晚既然穿越到这个时期这个地点,还好运的碰见了这些红军,自然不希望这样悲惨的事情继续发生。
若系统没有禁止无偿赠与,此刻姜晚晚怕是,已经在从系统格子往外拿物资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站在超市的角度,系统的规定还是没有错的。
毕竟哪个华夏人,在带了一大堆物资,来到这个特殊时期后,能忍住不往外送东西啊?
而如今,系统既然有了这个规定,各种物资肯定是没办法直接送了。
除了等红军们自行购买外,姜晚晚还在转动脑筋,思考有没有其他什么好的办法?
之前两个红军,离开了约有十分钟后,超市门外便逐渐有动静传来。
姜晚晚一直站在超市门口等待着,就怕错过了一点动静。
此刻听见除雨滴以外的声音,顿时紧张起来,更是全神贯注的盯着远处。
近了,越来越近了!
随着动静越来越大,他们终于来到了昏暗的光线下面。
走在最前面的,赫然就是刚才来过的两个红军。
在他们中间,则是一位皮肤黝黑,如同老农的中年红军,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念叨的团长?
而在这三人之后,还有抬着简陋担架的红军,和病弱被搀扶着的红军。
走至超市门前,这些红军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不可置信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寒冷的雨夜,无边的黑暗中,眼前这个不似凡间会有的明亮房屋,带给了他们无法言说的震撼。
甚至有些感性的人在想,祖国黑暗无边的未来,是否会有这样一抹光亮呢?
站在最前面的老农红军,最先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看向和自己这边形象有着天壤之别的姜晚晚。
一时间有些拘谨,开口道:“同志你好,我是红三军11团团长许文昭,感谢……”
姜晚晚却有些等不及了,打断了对方的话,开口建议道。
“许团长你好,外面正下着雨,我看你身后这些都是伤员,要不先进来再说吧!”
许文昭一愣,原本因为与此处格格不入,而生出的迟疑,在姜晚晚真诚的关切中,顿时都烟消云散。
双方看上去,或许不在一个阶层,但真情和假意却是可以感受到的。
“感谢!”许文昭不再啰嗦,郑重的道完谢后,便朝身后的人招手道:“快,大家先把伤员们扶进去,小心注意,尽量不要触碰里面的任何物品,以免弄脏了。”
随后,大家便十分有秩序,排着队进入超市内,首先便是唯一被抬着的担架。
说是担架,其实就是用几根木条和一块布料组成,上面担着一个从头到尾覆盖着油布的人,雨水正顺着油布往下淌。
超市门前有三阶台阶,担架进入时一上一下略微竖起。
正巧一阵寒风携着雨水而来,吹起了油布一角,露出了躺在担架上的人。
姜晚晚一直是站在超市门口的,见状便是顺手一拉,扯住了差点被吹跑的油布。
另一侧随着担架一起进来的红军,一边帮忙压住油布,一边开口道:“多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