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微微地点了点头,他的儿子们权力实在太大了,自己在位时他们不敢怎么样,一旦自己去世,朱允炆不一定能压住他们。一旦天下大乱,那皇位很有可能被外姓人浑水摸鱼,元朝的灭亡就是因为内乱,老朱对这件事是深有体会的。
老朱决定帮自己的孙子最后一把,道:“这件事朕会考虑的。”随后他制定了一些限制藩王的措施,比如说不许藩王私下来往,诸王进京只能一个一个来,但大多不疼不痒,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因为老朱不相信跟自己打天下的兄弟,只能依靠自己的儿子来掌握军队。在他内心深处,他宁愿让哪一个儿子篡权,也不会让皇位落到别人手里。
朱元璋在魏延赏的折子上批了几个字,道:“来人,传长兴侯耿炳文。”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蓝玉案发,这比历史上的时间又提前了,朱楧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只是眼巴巴的盼着老朱能够兑现承诺给自己分过来更多的劳动力。
七月初的时候,第一批囚犯一万余人在士兵的押送之下来到了张掖。老朱还是很守信的,虽然不喜欢朱楧的做法,但答应朱楧的事情还是会办的,否则自己的威信就会降低了。朱楧立即将他们安排到下面去干活,时间很紧迫,他一天都不想耽误。
但朱楧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作为朱元璋特使兼囚犯押运官的长兴侯耿炳文连饭都没吃就直接宣布了朱元璋对朱楧的所作所为的批复,也就几个字:小子,你想干什么?不怕引起兵变吗?
对此朱楧早有预料,老朱的那个小农思想跟他的大农场计划可谓是格格不入,想让老朱接受自己的主张必须要多费一些周折。
朱楧接过圣旨,笑嘻嘻地说道:“长兴侯一路辛苦了,本王特意摆了桌宴席为长兴侯接风洗尘。”
耿炳文的长子耿璇娶的是朱标的长女江都公主,按照辈分来说是朱标的亲家,跟皇太孙朱允炆算是正儿八经的亲戚,有这个靠山自然不太畏惧一个不受宠爱的藩王,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让他躲过了蓝玉案的大屠杀。
耿炳文对朱楧淡淡地说道:“多谢殿下的美意了,还是请殿下赶紧答复陛下的圣旨吧,老臣还要回去交差呢。”说罢,以一双犀利的眼睛盯着朱楧。
按照正规的历史,耿炳文是洪武三十年的时候前来辅助朱楧的,史载朱元璋下令肃藩“遇征伐以长兴侯耿炳文从”,这件历史事件又提前了。
后世的朱楧也算是老于世故,从耿炳文的神情举止中一眼就看出来他来者不善,再加上他的社会关系以及自己那个大侄子的性格,很明显就可以看出这件事背后的道道儿。
朱楧对朱允炆的思路其实不是很理解,按道理来说削藩应该先削强藩,像什么燕王、晋王、秦王等,他们才是能威胁到朱允炆帝位的存在,可是朱允炆偏偏不走寻常路,专挑软柿子下手,或许是他想先杀几只鸡立立自己的威信,没成想却把天下的藩王都逼到了对立面,让朱老四捡了便宜。
朱允炆的错误思路朱楧不想给他纠正,但问题是他现在将这个错误的思路用到自己头上了,很明显在九大塞王之中,自己的势力是最弱的。这就不好办了。老子又没惹你,躺着也中枪啊。
朱楧依旧对耿炳文很礼貌地说道:“长兴侯所言甚是,但是这件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请允许本王斟酌斟酌,毕竟去一趟京城不容易,本王一定要把本王的孝心全面地表达给父皇。”
耿炳文笑道:“如此甚好。”随即又换了副语重心长的语气教育道:“我说殿下啊,你明知道皇上的治国思路是耕者有其田,为什么非要反其道而行之呢?说实话皇上知道你在肃藩的所作所为后十分生气,都是太孙从中调护,皇上才给了你一个辩解的机会。”
朱楧心中一阵冷笑,这个好人充的水平不高啊,谁不知道老朱护犊子啊,就算是朱楧把天给捅破了,老朱也不会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朱楧。
但现在的形势是敌强我弱,朱楧只能继续装孙子道:“是,是。本王知道太孙对本王的关怀,当年大哥还在世的时候对我们兄弟就很照顾,现在太孙立为储君,仁厚之名不亚于乃父,这是朝野之所共知的。”
耿炳文嘴角一扬,笑道:“殿下是个有心人,不像有些人,好心当成驴肝肺,整天就是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姿态。”
朱楧自然知道他说的是谁,道:“长兴侯远来辛苦了,快请入席吧,好让本王略尽地主之谊。本王早就听说长兴侯乃是天下第一善守大将,当年孤军守长兴,张士诚屡屡派大军打了十年,愣是一步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