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举兵,但是可以保证他们会按兵不动。
而北疆的崔智聅、骆宾王、陈子昂、
王孝杰,甚至是突厥人,那都是李旦的亲信,李旦只要振臂一呼,他们必然响应。
只是,武则天似乎有了防备,看似轻描淡写的互换主帅,让黑齿常之去任安北大都护府的都护,这便是堵住了北疆大军回来的道路。
黑齿常之大唐当世第一名将的名号也不是白叫的,自然是有些能耐的。
黑齿常之到任之后,便以李旦再三提醒防范契丹为由,将骆宾王和陈子昂分别调往安北大都护府与安东大都护府的交界地的两端,让他们防范契丹。
又将王孝杰调往西域附近,美其名曰,帮助李旦协防西域叛乱。
而黑齿常之自己则坐镇朔州,镇住了崔智聅的大军。
整个安北很难聚合在一起。
这并不是李旦最关心的,因为黑齿常之的做法改变不了安北的将士们的军心所向,李旦相信安北诸军会想尽一切办法前来响应。
李旦担心的是,师出无名。
以什么名义呢?
虽然李旦从心理上并没有将武则天当做母亲,但是事实上她就是李旦的母亲。
以儿子的名义,痛斥自己的母亲,然后举兵反对她,是为不孝。
武则天又代表朝廷正统,李旦起兵会被定义为叛军,是为不忠。
与李旦交好的将领,到底是响不响应呢?难以抉择,是为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义之举,在封建社会,这可是一件丧失民心的事情。
从道义上,李旦就已经落了下风。
道义不存,人道皆失。
李旦倒不是真的讲究这些虚名。
而是武则天可不是个软柿子,经过这么多年的布局,军事上,十六卫禁军全都牢牢掌握在其手中。
国家治理上面,她打击门阀,广开科举,为普通读书人铺下了一条做出仕为官的道路。
她轻徭役,减赋税,促进社会发展,让普通百姓得到了实惠。
所以普天下的仕子、百姓也多站在武则天的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