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着武则天登基只有三日的时间,在这个当口。
太平公主与薛绍不用多想也能猜到,李旦是为了什么而来。
因为长兄薛顗的谋反的事情,已经被丘神勣盯上了,薛绍有些警惕的看着大堂外。
“豫王这是怎么从府中出来的?”薛绍问道。
“此话说来话长,日后再说,我先说我来的目的?”李旦回道。
“母亲要夺我大唐江山,你有没有想过,和我一起制止母亲...”李旦看向太平公主问道。
“你想制止母亲登基?”太平公主与薛绍十分惊讶的脱口而出。
“怎么制止?母亲早已大权在握,又蓄势良久,百官臣服,百姓拥戴,万事俱备,只待三日后的登基大典。现在你与三哥都被囚,我又是一个女人身份,手中无权,如何制止?”太平公主也不是没有想过,有些沮丧的说道。
“公主说的是,你当年征战突厥或是吐蕃之时,手握雄兵数十万,若是携着战胜之威,高举义旗,振臂一呼,倒有几分胜算,现在你要兵没兵,又被囚家中...如何制止...”薛绍也跟着说道,话语之中夹着惋惜。
薛绍的话不仅是他自己的分析,也代表着很大一部分禁军将士们的想法,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李旦错过了举兵的最好时机。
李旦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反问了一句:“太宗皇帝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手握数十万大军么?徐敬业谋反之时,手中倒是有十数万大军,又坐拥扬州、润州等富饶之地,又能如何?”
李旦一番话,直接将薛绍和太平公主怼的哑口无言。
太平公主这时候还是个二十二来岁的女人,腹中还怀着薛绍的第四个孩子,并没有太多的主见,而是看向了自己的驸马薛绍。
关键时刻,还得靠男人。
薛绍比太平要大四岁,又常在禁军之中任职,经历比较丰富,眼界开阔。
李旦的话说完,薛绍到现在算是明白了,他这是要学太宗皇帝,发动政变了。
但是当年,太宗皇帝手底下强将如云,军中支持者甚众,哪是李旦今日所能比。
这时候,李旦来见自己,不用多说,是看中了他手中的军队,今晚怕是来拉他入伙的。
薛绍手低这点实力,哪敢发动夺权政变啊!于是回应道:“豫王的意思是要发动政变夺权吧!我虽是右武卫将军,但禁军中都是武家心腹和线人,根本调不动军队,若说能调动的也就只有千骑...而且他们是轮值,当值的也就几百人,这些兵力,哪够...”
“是啊!四哥,母亲当了皇帝,你还是亲王,我还是公主...我们的荣华富贵也不会少。”太平公主还天真的以为。
“是啊!自古以来政变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高祖以来,只有太宗皇帝神勇盖世,计划周全,军中又多支持者,才成功的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现在天后已完全掌握全局,你手中的将领又多在边疆,冒然发动政变,无异于自求死路...何必非得冒这么大的险呢?”薛绍规劝道。
李旦从薛绍与太平公主的话语之中听出了畏惧、贪图享乐、不愿冒险。反正两人就是没有表露支持李旦政变的态度。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他们的对手是武则天,一位千古女皇。
好在李旦早已经摸透了薛绍与太平公主的心思。
“荣华富贵?哼...只怕你们无福消受...”李旦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呃...四哥此话何意?”太平公主不解的问道。
“看看这是什么吧?”李旦从怀中掏出了丘神勣诬陷薛绍谋反的奏折,递给了薛绍和太平公主。
薛绍与太平公主接过奏折,一看内容,顿时惊得冷汗直流。若是武则天信了丘神勣奏折之言,这谋反的罪可是要杀头的。
但是随即又冷静了下来,薛绍自然不会轻信李旦。
“三哥,这这奏章从何而来?为何会在你手中...”太平公主略带疑问的问道。
“呃...宫里我已经安排了人手,恰巧看到了奏章,所以便隐匿了下来,偷偷送给了我...”
李旦也看出了他们眼中的疑虑,于是说道:“若是不信,可以查验奏折与印玺。”
薛绍将奏章凑到灯下,仔细辨别了一下奏折与印玺,确认无误,真的无疑。
薛绍与太平公主也不得不信。
“这...丘神勣...无端构陷...血口喷人...”薛绍十分的愤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