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卒沉浸在回忆中,那一幕幕场景如汹涌的潮水般在脑海中不断翻涌。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鲜血与死亡交织的战场上,再次感受到了那令人窒息的恐惧。
当时,他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元将高高举起大锤,那大锤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而狰狞的光,像是死神挥下的审判之镰。
老卒只觉得头皮发麻,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心头,死亡的阴影瞬间笼罩了他。
在那千钧一发之际,绝望如同黏稠的泥浆将他紧紧包裹,他紧闭双眼,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在耳中如雷鸣般轰响,每一下都像是生命的倒计时。
“噗嗤”一声,那声音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老卒感觉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疑惑与恐惧在心中交织。
当他缓缓睁开眼睛时,映入眼帘的是那元将胸膛上触目惊心的窟窿,鲜血如泉涌般喷射而出,
溅落在周围的土地上,那温热的血液洒在老卒的脸上,带着刺鼻的腥味,让他从恍惚中猛地惊醒。
“新兵。”一个低沉有力的声音传来,老卒下意识地点点头,眼神中仍残留着惊恐。
“过了今天你就是老兵了,这些元人你不能把他们当人,你把他们当畜牲对待就好了。
”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深深的仇恨,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打着老卒的心,“想想那些饿死的百姓!
想想你的妻子儿子父母,不把这些畜牲赶出去,百姓永远不会有好日子过。
”说话间,老卒看到了说话之人的面容,那是一张写满坚毅与愤怒的脸,
双眸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仿佛能将这战场上的血腥与黑暗全部烧尽。后来老卒才知道他,就是明军元帅常遇春。
大战过后,战场上一片死寂,硝烟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血腥的味道,令人作呕。
老卒和他的同乡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艰难地寻找着熟悉的面孔。
他们出发时本有五十人,那是一群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年轻人,怀揣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胜利的渴望。
可如今,只剩下了八个人,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空洞和迷茫,仿佛灵魂被这场残酷的战争抽离了身体。
他们默默地收拾着战友的遗物,那些染血的衣物、破碎的兵器,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鲜活的生命和未完成的梦想。
回到家乡后,那原本热闹的村落变得死寂。老卒还记得出征前,村里的孩童在街巷中嬉笑玩耍,妇人们在溪边洗衣聊天,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眼中满是对他们这些年轻人的期许。
可如今,许多房屋都已破败,门上挂着的白绫在风中飘荡,那是死亡留下的痕迹。
那些饿死的百姓,他们瘦骨嶙峋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老妻红肿的双眼、儿子惊恐的脸庞、父母担忧的神色,这些画面如同烙铁一般印在他的心头,成为他余生无法摆脱的痛苦。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卒努力让自己重新融入生活。他试着像往常一样耕种劳作,但每当夜幕降临,战场上的喊杀声、战友的惨叫声就会在他耳边回响。
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和悲愤,让他在无数个夜晚从噩梦中惊醒,冷汗湿透了衣衫。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老卒也看到了希望。他看到村庄在慢慢恢复生机,新的生命诞生,人们努力重建家园。
孩子们在学堂里朗朗读书,仿佛那些黑暗的日子从未存在过。
但老卒知道,这一切都是用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那些牺牲的战友,那些饿死的百姓,他们的血不能白流。
岁月如流矢,转眼间,老卒已经年过五旬。他的身体早已被岁月和战争的创伤侵蚀,变得佝偻而脆弱,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的刻痕,也是战争留下的伤疤。
老卒轻声唱起了那首儿时的歌,那是在故乡的田野间、母亲怀抱里学会的歌谣。
“月亮弯弯挂树梢,星星闪闪把眼眨。阿爹耕地阿妈织,娃娃嬉笑乐淘淘。
”歌词简单质朴,如清澈溪流在记忆长河中流淌。唱到“月亮弯弯挂树梢”,故乡静谧夜晚浮现眼前,银钩般月亮挂在老槐树梢头,清辉洒向村庄,如梦如幻。
“星星闪闪把眼眨”,仿佛看到繁星闪烁,似调皮孩子嬉戏,儿时他与小伙伴在草地望星空、争亮星、憧憬世界。
“阿爹耕地阿妈织”,声音微颤,父亲田间劳作的汗湿脊背、母亲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