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说?”周奎怒斥,“早就有无数人给陛下说了,他们不是死了,就是被贬了!”
崇祯闻言一时语塞:【这倒是真话。】
周奎继续道:
“现在朝堂上万马齐喑,何也?
还不是因为陛下听不进去,说出实话会死!担责会死!出头会死!只有顺着陛下才能活下去!”
崇祯觉得牙花子疼,忍住捂脸的冲动,继续问:
“让太子上位,就能行?”
周奎摇头:“不知道,死马当活马医,至少比陛下继续乱作为下去强。”
话罢,他重重一叹:
“陛下,老臣说了这么多,自知难逃一死,只希望陛下相信皇后!”
崇祯心道:
【若是没有系统,任谁也不会相信周奎的话,可是,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又知道他犯了弑君大罪,必死无疑。
皇后因其父亲谋反而受到株连,实在是太正常了,甚至,太子的地位都不稳固。
只要有人伪造证据,说嘉定侯伙同太子谋逆,那下一任皇位八成是永王的。
这些,周奎难道不知?他怎么敢这么“大放厥词”激怒崇祯?也就是激怒我!】
东宫。
太子坐立难安:“大伴,嘉定侯被父皇召到乾清宫了,我母后还在昏迷中,这怎么办啊!”
东宫典玺太监田守信应道:
“小爷莫慌,您是大明国本,不会有事的!”
“不会有事?”
“小爷,相较于其他王朝,我大明的国本是最稳定的。”
“可是,以往的太子从来没有被扯进篡位的漩涡啊!”
田守信闻言沉吟良久,低声宽慰:“小爷从没有参与其中,想来陛下不会迁怒于小爷。”
定王在一侧用一种惶恐的语气说道:
“太子哥哥,那母后呢?我听别人说,很多人诬告:母后害死了田贵妃生下的皇子!”
太子坚定地说道:“你都知道是诬告,父皇肯定也知道。”
永王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小声说道:
“我也相信皇后不会这么做的,我母妃薨之前,吃了大半年的药,并不是被毒死的!”
田守信深深地看了一眼永王,心道:
【希望永王真心这么想,而不是故意做出这种姿态。不过,他的年龄这么小,应该不会有这么深的城府。】
乾清宫。
周奎等了半天处死的口谕,却始终不见崇祯暴怒,迟疑道:
“陛下怎么还不下旨诛杀老臣?”
崇祯看着他义无反顾的表情,开口问道:
“你不妨说一说,按此时的情况,朝廷怎么做才能中兴?”
周奎一愣,心道:
【莫不是如我所愿,陛下真的被我骂醒了,肯听劝了!这是我活下去的希望!绝对要抓住机会!】
想到这,他定了定心神,缓声道:
“首先陛下要明白大明真正的敌人在辽东,而不在流贼。
据这个基础,陛下可于建奴和谈。甚至可以屈辱些,效仿汉高祖,于建奴和亲、送钱,割让部分土地,以求得十年的安定。
然后利用这十年时间,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流!
待大明国力恢复再兴兵北伐,报仇雪恨。”
他顿了顿,继续道:
“当然,十年的时间仅仅是剿匪,恢复国力还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而北伐的重任,很有可能如同汉朝那般,落在后世的皇帝肩头。”
崇祯知道,自大汉建国的第七年,刘邦被困于白登,用计才脱逃回长安,刘邦在国力未恢复的情况下,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并开放双方关市,每年还会送大批丝绸、粮食、酒给匈奴,防止匈奴穷困之下南侵。
对内则是不断武力消减异端,陆续镇杀了代国相陈豨、淮南王英布等人,力求掌控天下。
自此直到文景时期,再到汉武帝初期,大约70多年的时间里,汉朝仍采用和亲政策。
可谓隐忍到家了。
周奎的意思很明显:此时大明内忧外患,军阀割据不听号令,朝廷内斗不止,国力衰微,应该效仿汉代,先装孙子,再当老子!
崇祯穿越而来,有系统在手,怎会如此憋屈!
【我马上就要当老子!绝对不当孙子!】
他看着周奎,大笑一阵,朗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