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得花有八成的胜算,但是战争的胜利还是需要一刀一枪地杀出来。主要原因就是楚州的军队都经过武陵妖族的洗礼,即使大部分士卒没有上过战场,但是很多将领参加过直接对抗妖族的战争,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真正打过仗的人,面对战场的时候是敬畏的,小心的,甚至可以说是胆小的。这种胆小并不是害怕鲜血,而是因为他们见过鲜血,知道一次疏忽大意,就可能带来死亡。
比如星火军面对的这支黄石国的军队就是如此。虽然在兵力上,黄石国的军队占据绝对优势,可是对面的大军的营地布置得滴水不漏,如同一个乌龟壳,没有一点漏洞。
对方的大将完全理解兵书说的“未虑胜,先虑败”这句话,并把这句话付诸实践。
得花派人试探攻击了两次,完全没有效果。黄石国的防守不是花架子,而且早就对星火军的偷袭有准备。星火军的第二次的偷袭还差点吃了小亏,对方不但早有预料,而且派出军队反击。多亏得花布置了接应部队,黄石国也很小心,碰到接应部队之后马上撤离,没有给得花一点机会。
通过这两次试探,得花知道对方也是一个高手,没有十足的把握,对方不会全力出拳。
当然,星火军并不是全无收获,得花转而攻击了修士大营,也就是山上宗门的联军。这支联军由楚州东部一百余家宗门联合组成,派出的修士超过一万人。
楚州胡氏并没有派出修士统领或监督这支修士大军。这支修士大军的首领是由楚州的一个名叫“蒲岐山”的大宗门宗主担任,这位宗主是一位七境大修士。
修士大军看着实力雄厚,可是在军营的布置上实在是太业余了。修士们散漫惯了,不习惯于军营的生活,尤其是又没有强力的领导,这位首领并没有号令所有修士的权威。
结果就是在星火军小股部队的骚扰下,修士大营竟然乱成一气,差点形成营啸。在星火军偷袭部队撤离之后,大营迟迟不能安定下来。
很显然,两支军队互不统属,战斗水平上来看相差悬殊,这就是这次黄石国与修士联军最大的破绽。其实在出发之前,联军双方就心知肚明,可是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在黄石国的帅帐中,主帅“安东将军”元珣明确告诫诸将,语气严厉,就是修士大营如果求救,任何将领都不得擅自离营。
因为元珣知道黄石国的将领与这些山上修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中很多人就是山上宗门的弟子,他们家族中的很多人也正在山上修炼。
可是事涉生死,元珣怀疑星火军很可能攻击修士大营,逼迫黄石国军队去救援,然后在黄石国军队救援的路上,再用围点打援的方法击败他们。
如果是他是星火军领兵大将,肯定会用这样的方法。修士大军看着气势汹汹,一个个术法高明,可是在战场上,没有组织起来,就是一盘散沙。
元珣的策略就是稳扎稳打。因为根据他的情报,他的兵力是对面星火军的五倍之上,所以他不会去搞什么偷袭、埋伏,他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一力降十会,用绝对的力量碾碎对面的星火军。
他不知道星火军已经在他的后方建立了传送阵,将要采用两面夹击的办法,九州从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要想夹击就必须要用侧面大迂回,而黄石国大军的侧面也都在他们军队的掌握之中,所以元珣并不担心星火军能够绕到自己的后方。他根本就没有料到,也想象不到星火军的最新战法。
当然,这种战法的前提是,得花要把黄石大军的主力牢牢地吸引到自己的面前,而且还要采用逐步退后的办法,拉长黄石大军的补给线。
这里面的分寸火候,如果不是得花这样久经战阵的大将是没有办法掌握的。既要节节抵抗,给黄石大军一种自己节节胜利的感觉,又不能让黄石大军感觉到这是一个陷阱,所以才需要得花亲自坐镇,主持这场大战。
这就需要两军频繁战斗,虽然没有大战,小战是不可避免的。星火军也不能够一溃千里,而是要让黄石军感觉到压力。
下面就是一场典型的两军小规模堡垒争夺战。
黄石出动了三千大军,对面是一座小型堡垒,估计应该有大约五百名守军。
黄石军队进攻的将领在自己的两侧各安排了三百人,其他军队有组织的正面进攻,堡垒的后面并没有军队驻守。这是标准的围三阙一阵型,之所以给堡垒防守部队留出一条后路,就是防止对方没有出路,拼死顽抗,给进攻一方造成巨大伤亡。
进攻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