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上,李阳的脸色凝重。董卓的突然死亡,无疑是给这个已经动荡的时局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各路诸侯原本联合讨董的局面,恐怕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军师,你怎么看?\"李阳转向身边的诸葛亮。
诸葛亮沉吟片刻,说道:\"主公,董卓虽死,但祸患未除。李傕、郭汜等人掌控朝廷,恐怕会比董卓更加肆无忌惮。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李阳点点头,正要说话,忽然感到一阵熟悉的眩晕。恍惚间,他又看到了那个神秘的时空漩涡。无数可能的未来在他眼前闪现:有联军瓦解的,有新的霸主崛起的,还有...
当李阳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传令下去,\"李阳沉声道,\"召集各路诸侯,即刻在虎牢关议事。\"
很快,联军各路诸侯齐聚一堂。袁绍、袁术、刘表、孙坚等人济济一堂,气氛却明显不如之前和谐。
\"诸位,\"李阳站起身来,环视四周,\"董卓虽死,但朝廷仍在李傕、郭汜等人掌控之中。我们不能就此罢手,必须继续进军,解救天子!\"
袁绍皱眉道:\"李将军此言差矣。董卓已死,我等讨董之盟已成过去。各自回封地才是正理。\"
袁术也附和道:\"不错。现在局势已变,我们应该各自为政,以图发展。\"
眼看局面一触即发,诸葛亮突然开口:\"诸位且慢。董卓虽死,但祸根未除。如今天下大乱,正是我等匡扶汉室的最好时机。若各自为政,恐怕会给奸佞可乘之机。\"
刘表若有所思:\"诸葛先生此言有理。只是,我等该如何行动?\"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依在下之见,我们应该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为盟主,继续讨伐朝廷乱党。同时,各路诸侯也可以趁机扩张势力,为将来统一天下做准备。\"
此言一出,在座诸侯顿时议论纷纷。每个人都在暗自盘算,这个盟主之位该由谁来担任。
就在这时,孙坚突然站起身来:\"诸位,依我之见,李将军德才兼备,又有平定黄巾之乱的功劳。由他担任盟主,可服众。\"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袁绍和袁术的脸色明显变得难看起来。
李阳心中暗暗警惕,他知道孙坚此举看似是在支持自己,实则是在挑拨离间。如果他真的接受了盟主之位,恐怕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就在众人目光聚焦在李阳身上时,他缓缓站起身来,沉声说道:\"孙将军厚爱,李某感激不尽。只是盟主之位,关乎重大,不敢贸然接受。依我之见,还是由袁本初兄继续担任为好。\"
袁绍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喜色,但很快又掩饰了下去。
李阳接着说:\"不过,我们确实需要一个统一的行动计划。我提议,由袁盟主统领大军,继续向洛阳进发。同时,各路诸侯也可以派遣精锐部队,共同参与这次行动。\"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既能继续讨伐朝廷乱党,又给了各路诸侯扩张势力的机会。
会议结束后,诸葛亮悄悄来到李阳身边:\"主公,此次您的决定甚妙。既避免了矛盾激化,又为我们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时间。\"
李阳点点头:\"军师说得对。不过,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
诸葛亮低声道:\"主公,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扩大自己的势力。我建议,可以借这次进军洛阳的机会,暗中收拢人心,招揽人才。\"
李阳眼前一亮:\"好主意。那就这么办。\"
接下来的日子里,联军开始向洛阳进发。表面上,各路诸侯同心协力,共讨朝廷乱党。但暗地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打算。
李阳一边配合袁绍的overall战略,一边按照诸葛亮的建议,暗中行动。他派出心腹在军中传播自己的仁德,同时也在寻找有才之士。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人物出现了。
\"主公,\"赵云匆匆跑来报告,\"有一名自称徐庶的书生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
李阳心中一动,徐庶这个名字他可是听说过。当即吩咐:\"快请进来。\"
不多时,一个身材瘦削、眼神睿智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向李阳深深一揖:\"在下徐庶,字元直。慕名已久,今日特来投奔。\"
李阳连忙将徐庶扶起:\"徐先生大才,李某早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