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夫子,笔门文圣人孔老先生近日身体不适,特来告知:后续教学将由其门生宁远尘代为执教。”
一位道童拱手禀报着说道。
左夫子正襟危坐,手中古书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闻言,左夫子眉头微挑,放下手中古籍,关切地询问道:“哦?孔先生贵体欠安?究竟是何病症?”
道童恭敬回应:
“据笔门弟子所言,孔老先生乃是偶感风寒,加之气血两虚,需要静心调养。”
左夫子点头沉吟片刻,随即吩咐道:
“你速去后山药阁,取两副珍贵的碧犀牛角散,为孔老先生送去,以助他早日康复。”
“遵命!”道童应声答道,退出门去。
紧接着,左夫子又向身旁的宋浪隐嘱咐道:
“浪隐,你让青烟前去迎接一下孔先生的门生宁远尘。待他抵达演武学堂后,带他四处熟悉一下环境。”
“弟子领命!”宋浪隐躬身应诺,旋即转身离去。
烟波亭畔,一名男子背负重重的书架静立。
他面朝山下,目光被那绵延十里的桃林,以及环绕四周的十九座巍峨高峰深深吸引,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了这片美景之中。
随后,他轻轻取出画笔和画纸,开始对着山下的桃林挥毫泼墨。
他的砚台破旧不堪,布满了长时间使用后的缺口,毛笔也已散开,显得颇为狼狈。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掩盖他笔下的神韵。
画面上,桃花烂漫,犹如一片粉色的海洋,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他的笔触细腻入微,将每一朵桃花的娇艳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画完后,他轻轻吹了一口气,将画纸拿起仔细欣赏。
他的眼中闪烁着满足的光芒,甚是满意自己的画作。
他在这烟波亭中来回踱步,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远望。随后吟起了诗句:
“桃花烂漫无人问,空谷幽兰自叹息。
才情未遇知音赏,美景当前意转迷。
愿遇伯乐识良驹,不负韶华不负期。
他日若有凌云志,方知今日苦寻觅。”
“请问公子,是孔老先生的门生吗?”
洛青烟轻盈地步入烟波亭,对着这个男子问道。
洛青烟一袭青衣随风飘动,头上的桃花玉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脸上的妆粉淡雅,嘴唇如朱砂般鲜艳,手提一个装满各式草药的竹篮,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
男子闻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艳,随即赶忙将画收回书架,整理了一下自己破旧的衣裳。
他拱手行礼道:“在下宁远尘,是孔老先生门下第四届学生,特地来此代老先生执教演武学堂笔门教学。”
尽管宁远尘的衣衫破旧,布料泛黄且布满补丁,鞋子也破损不堪,但他的双眼却熠熠生辉,透着一股子书卷气。
他的头发高高束起,插着一根简朴的竹簪,整个人看起来虽有些落魄,却难掩其内在的儒雅与自信。
宁远尘上下打量了洛青烟一番,心中已有几分猜测,便试探着问道:
“请问阁下可是回春客洛青烟洛姑娘?”
洛青烟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位看似落魄的书生竟能一眼认出她来。她好奇地问道:
“宁先生真是好眼力,不知是如何认出我来的?”
宁远尘微微一笑,自信地回答道:
“‘阵图微转韵自生,素手拈花回春客。’这演武学堂中,着青衣、采草药者,应该就只有洛姑娘一人了。”
洛青烟闻言不禁莞尔一笑,她点头致意道:
“小女洛青烟,奉师父之命前来迎接宁先生,由我带您上山熟悉一下演武学堂的环境。”
宁远尘急忙收拾好书架和行囊,感激地说道:“有劳洛姑娘了,还请姑娘带路。”
于是二人一前一后向着山上走去,洛青烟在前引路,宁远尘则背着沉重的书架紧随其后。
洛青烟与宁远尘一同走在山路上,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洛青烟这时发问道:
“我看宁先生文才斐然,刚刚所作之诗,却略显抑郁。不知为何啊?”
宁远尘闻言,苦笑一声,叹息道:
“我三次赴考,欲求功名,却都名落孙山,只好拜入孔老先生门下,继续深造。”
洛青烟稍显诧异,疑惑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