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陶志国从出征到现在也没收到过多少封家书,当然自己也没有给家里写过什么信,估计家里人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在何处吧。
在沪城的时候陶志国还能收到家书,可是从国都撤离到现在来到安徽,陶志国是一封都没有再收到过。
陶志国看着信封上写着“陶志国丈夫亲启”,这是他的妻子给他写的家书。他现在有些激动也有些期待,里面是什么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又可以了解到家里人的消息了。
这封家书,陶志国整整读了一个小时,是的,整整一个小时,这是一封很长的家书,陶志国是一个字一个字读的。所谓家书抵万金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每一个字不花上足够的时间都觉得不过瘾。
虽然家书的篇幅很长,但是主要的事情也只有几件,其他很多都是陶志国妻子表述对陶志国的想念和担心。因为梁美玲已经一年多没有陶志国的消息了。
其实本身梁美玲都是知道陶志国的位置的,但是等到他把书信寄过去的时候陶志国却已经离开那里了,所以很多家书陶志国都没有收到,没有回信梁美玲就知道是错过了。
家书中写道陶志国的父母很健康,不过他们现在已经不在梧州了,因为他们二老觉得在梧州没有在老家舒服,邻里乡亲的特别多,还能经常找人聊聊,在城里比较苦闷。
所以呀,陶家三兄弟的媳妇又跟着二老回容县了。二老看见这几个儿媳妇也跟着回去本来也是劝说:你们留在城里吧,在这里什么都方便,老大、老二又都在城里,要是跟我们回去谁照顾他们。
梁美玲看到这个情况也上去劝说:大嫂、二嫂,您二位就不用跟着回去了,家里有我照顾咱阿爹、阿娘呢。大哥、二哥在城里做事,家里也不能没个做主的人不是,再说了,还有我那几个侄儿呢。
但是两位嫂子却说:甭管他们哥俩了,你看见他们俩什么时候能有个准时回家吃饭呢,这么大的男人还照顾不了自己,我倒是还觉得他们不定还嫌我们烦呢,索性呀,我们就一起回老家。
最后,三个儿媳妇跟着二老回了容县老家。
陶志国的大哥呢,一周上六天班,最起码有三天不在家吃法,有时候还不在家睡觉,气得他阿爹指着鼻子问他:陶志勇,你是不是在外面有其他的人,我可告诉你,咱们家可从来没出现过这种事,你要是真做了,老子非打死你不可!
当时一家人坐在大厅里面,而他的媳妇也是掩面而泣,真以为是陶志勇在外面有人了。毕竟有钱就变坏的男人比比皆是,更何况陶志勇可是堂堂警察局局长,有钱有势!
陶志勇跪在那里冤得不得了,自己是真的去办案去了!别看现在梧州地区的匪患肃清了,可是其他的一些事情却出现,比如商业纠纷。现在的梧州可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了,每天都有人来往。
经过陶志勇的一番解释,家里人才明白了过来,原来陶志勇经常不能按时回家主要是因为案件太多,商业案件!那些个财主你一句我一句的,完全解释不通,所以每天都得加班搞完手尾。
本来阿爹是不信的,全梧州就你一个人能?别人都是吃干饭的?怎么你的手下就能按时下班!
陶志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别人都是什么事都派下去给手下做,他可倒好,麻烦事全是他自己来。就在他差点冤死的时候,陶志强回来了,他给陶志勇证明了这一切,因为那些个商业案件基本上都出自他们葫芦码头。
又是一番解释,家里人才确信陶志勇没有做出败坏门风的事情。
不过,从那以后,陶志国的那位大嫂可是把他丈夫定得死死的,上班一起去,下班一起回,非要看着陶志勇进了警局后才离开,每天如此搞得整个警局上下都说他是妻管严。
后来还是阿母出马开导了一下大儿媳妇:我的儿子我知道,他说他没有做就没有做,而且也不会去做,你放一百个心。你整天这样跟着他也不是办法,还让人笑话他是不是。
也就是因为如此,在她们几个儿媳妇跟着二老回容县老家的时候才会有那番话,两位哥哥可是有些不耐烦的。
陶志国看着家书上的一件件家庭小事,不时有几声小声传出。这就是家的温暖,这就是家的念想,就算是一件很细微的事情也可让人感觉到很亲切。
说完陶志国大哥、二哥的事情之后,梁美玲也给陶志国上了一针:我可告诉你,要是你敢在外面沾花染草,我就带着儿子会广东娘家,反正他没见过你!
天哪!儿子!陶志国读了三遍这句话才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