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清理朝中旧势力的决心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虽然许多反对者被震慑住,但也有些人暗地里盘算,试图扳倒这位锐意改革的年轻皇帝。
随着张宇逐步推进新政,百姓生活渐渐富足,国库充盈,朝廷对各地的掌控也日益严密。这让旧势力的残余愈发不安,许多被张宇政策触动利益的朝臣开始秘密结盟,企图在暗中反抗张宇的政策。
在一处偏僻的茶馆内,几个衣着朴素的文官聚在一起,低声商议。为首的是户部尚书陆德乾,此人虽表面恭敬,内心却对张宇的改革怀有深深的忌惮。他的声音低沉而阴冷:“张宇步步紧逼,我们的处境愈加危险,若再不想办法,迟早会被他逐出朝堂。”
坐在陆德乾对面的则是刑部侍郎孙谦,他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现在朝中有不少人都不满张宇的政策,连许多地方的世家也被迫配合新政,已心生怨愤。”
陆德乾眼神阴鸷,语气里带着一丝狠意:“张宇对世家大族施以重税,强制他们出资修筑防御工事,企图彻底削弱他们的势力。若任由他继续下去,整个朝堂都要被他掌控得死死的!”
孙谦低声道:“可是张宇治军严明,民心所向,要想与之对抗实属不易,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众人沉默片刻,忽然角落里的一位年轻文官轻声说道:“据说西南边陲的叛乱尚未彻底平息,若能在那边煽动一场事端,让张宇焦头烂额,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些机会。”
陆德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笑:“不错,朝中若有人能在此事上做些手脚,不但可以分散张宇的注意力,还能加剧他与将领之间的矛盾。”
就在他们密谋之时,张宇早已通过暗探掌握了陆德乾等人暗中的动作。他知道,陆德乾的勾结不仅限于朝中旧势力,甚至与地方上的反叛势力也有联系。这一切都让张宇意识到,朝堂之上的风波远比他所想的更加复杂。
当夜,张宇将沈清源、陈崇德等心腹召至御书房,低声道:“陆德乾等人如今与地方势力暗通款曲,妄图借边疆之乱掀起波澜。朕决意对他们进行彻底清算,断了他们的后路。”
沈清源坚定道:“陛下,如今朝中对您的改革虽有反对之声,但百姓拥护不减。只要先一步掌握陆德乾的罪证,便可一举瓦解其势力。”
张宇点了点头,神色冷然:“朕已派人密查陆德乾往来信件,必要时将他所有同党一网打尽。”
陈崇德轻声问道:“陛下,是否要动用影卫,以免打草惊蛇?”
张宇思索片刻,点头同意:“正该如此。沈清源,务必加派人手监视他们的行踪,一旦有任何反叛的迹象,立刻采取行动。”
几日后,沈清源的密探传回消息,果然发现陆德乾与地方上的反叛势力有暗中联系。他们以密信的方式传递消息,策划在张宇的巡视期间引发动乱,以此扰乱朝政。
张宇决定亲赴边疆,准备以巡视之名将叛乱之事彻底平息。在出发前,他嘱托沈清源留守京城,继续监视朝中余党,同时稳住民心。
临行前,张宇与沈清源进行了简短的谈话:“若朕不能顺利平息叛乱,你当即刻接手朝政,切勿让陆德乾之流有可乘之机。”
沈清源神情坚定:“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
几日后,张宇率领大军抵达边疆,经过一番严密的部署,很快将叛军势力逐渐压制。他亲临前线,稳定军心,鼓舞士气,让边疆将士们心生敬佩,视张宇为真正的统帅。
在这一过程中,张宇结识了一位年轻的将领李烈,他出身普通军户,战斗经验丰富,对张宇推行的新政心悦诚服。李烈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谋略过人,很快便得到张宇的赏识。
经过数月的艰苦战斗,张宇与李烈联手最终击溃叛军,将反叛势力彻底消灭。边疆再度平静,百姓得以安居,张宇赢得了军民一致的拥戴。
在凯旋的路上,张宇对李烈说道:“李将军,你的忠勇深得朕心。待回京后,朕必重用你,望你在朕的麾下,继续保卫大清。”
李烈深深一拜:“陛下为国为民,臣不敢辜负,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张宇露出欣慰的微笑,内心却依然警惕。他清楚,边疆的平息只是第一步,朝中的旧势力仍然潜伏,自己唯有保持高度警惕,才能将这些隐患逐一拔除,确保大清的稳固与繁荣。
回京后,张宇一方面重奖有功将士,一方面立即着手整顿户部。陆德乾虽有所察觉,却已被张宇密布的暗探牢牢控制,任何企图反抗的行动都被张宇提前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