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深秋的黄昏,夕阳如血,映照在京城外蜿蜒的古道上,为这场沉重的归途披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经过数日马不停蹄的跋涉,五千铁骑如同黑色洪流,缓缓护送着皇帝的灵柩,穿越了崇山峻岭,跨过了江河湖泊,终于在这片古老而庄严的土地上停下了脚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与哀伤,仿佛连风都放慢了脚步,不忍打扰这最后的宁静。
礼部尚书李伟,身着素服,面容肃穆,站在迎接队伍的最前端,他的目光穿越层层人群,紧紧锁定在那即将进入视线的灵柩之上。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皇帝赵乾坤英年早逝的痛惜,也有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作为礼部尚书,他深知今日之仪式,不仅是对皇帝生前功绩的致敬,更是对天下万民的一种安抚和昭示。
“诸位同僚,今日乃我朝之大哀,皇上龙驭宾天,我等身为臣子,当以最高之礼,迎皇上灵柩归京。”李伟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穿透了周围的嘈杂,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礼乐队的成员们纷纷调整呼吸,手中的乐器缓缓响起,那是一曲哀伤而又庄严的哀乐,如同天籁之音,又似泣血之声,瞬间将现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文武百官、皇子皇孙以及诰命夫人们,无一不被这凄美的旋律所感染,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它落下。
“父亲……”站在皇子队列中的赵子吉,望着那缓缓靠近的灵柩,心中如同刀绞。他记得,父亲赵乾坤在世时,总是以国事为重,日夜操劳,即便是在病重之时,也依然心系天下。如今,这位曾经顶天立地的帝王,却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再也无法回应他的呼唤。赵子吉的拳头紧握,指甲几乎嵌入掌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守护好这片江山。
只是他一看到周围团团围住的禁卫军士兵,他知道这明面上是保护他们皇子皇孙的安全,实际上是在监视他们,特别是他和老四赵子立,就是为了防止他们两人逃跑。
一想到这里,他的眼神就闪过一丝恨意,因为他知道京城几乎已经没有忠臣了,不过他并没有彻底绝望,因为他知道只要那个人到场的话,那么他们赵家的皇家位置就不会有丝毫动摇的。
而在百官之中,也不乏对皇帝赵乾坤怀有深厚敬意与感激之情的臣子。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寒门派系官员,毕竟要是没有赵乾坤这些年来不为遗力地支持寒门派系的话,寒门官员也不可能形成现在的规模,更不可能跟其他两大派系相庭抗衡了。
柳天,这个由皇帝赵乾坤一手提拔起来,从王府长史一路做到户部尚书这个位置的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哀伤和悲痛,虽然皇帝赵乾坤已经开始抑制寒门派系势力的扩张了,对待他也不像以前那么信任,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君臣之间也和谐相处了几十年,现在天人永隔,一想到这里,他的内心也很是嘘唏。
韦丞相,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他望着灵柩,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他知道,皇帝赵乾坤在位期间,一直都在打压世家门阀和武勋家族这两大派系,但是不管怎么说,对方也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只是很可惜,他们不是一路人。
对于世家门阀和武勋家族的人来说,家族的利益才是排在第一位,其他不管是什么,哪怕是国家利益也要排在后面,这也是为什么,他可以拉拢那么多的势力,就算是要做那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们也会全力支持,就是因为皇帝赵乾坤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了。
其实要不是皇帝赵乾坤背后一直都有那个人的支持,韦丞相他们早就采取了极端手段了,忍到了现在也是因为他们要是再不行动的话,等到皇帝携大胜归来的话,他们就再也没有掣肘皇帝的机会。
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么直接解决出问题的人就可以了,只是韦丞相,还有很多知情人心里面都有点忐忑不安,因为他们知道一旦那个人想要做什么的话,他们就算是有千军万马的保护,也是无济于事的,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对方有顾虑,法不责众嘛。
“陛下,您一路走好……”韦丞相在心中默默祈祷着,同时也不忘提醒自己和周围的同僚们,要保持冷静与理智,妥善处理好接下来的事务,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灵柩并没有马上进城,大家都在等待一个人,一个对北齐帝国未来局势有着重大影响的人出现。
李昊然全身盔甲,整个人显得很是威武,他眼神很平淡,心里面想着大皇子赵子朝竟然就这样死了,省得他以后找机会出手干掉他了,毕竟对方对自己的家人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