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如山倒,金国守城士兵见小王爷完颜康等一众大金高手仓皇逃窜后,便也纷纷丢盔卸甲,加入了逃窜大军。向着中都城撤退逃亡。而来不及撤退的金兵只有血战到底,最终死的死,伤的伤,被蒙古铁骑擒获无数。
残阳如血,映照出一片战后的狼藉。蒙古大军的营帐绵延数里,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盘踞于此。士兵们忙碌地穿梭其中,有的在包扎伤口,有的在清点战利品,嘈杂的呼喊声与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胜利的乐章。
蒙古大军占领了军事要地居庸关,整个蒙古的旌旗插满城楼之上,在风中猎猎作响。哲别,木华黎,博尔术,术赤台四位将军派哨骑快马加鞭将喜讯传达给蒙古大漠成吉思汗,同时吩咐众将士,将战利品入库,举行庆功宴。
在蒙古大漠的主帐内,成吉思汗高坐于虎皮椅上,此时得到前线的捷报传来,对驸马杨浩此举深感满意,威严的面容上难掩喜悦之色。
华筝公主站在一旁,身着华丽的锦袍,头戴璀璨的珠宝头饰,身姿婀娜。她听闻父亲对杨浩的夸赞,心中犹如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双颊泛起一抹迷人的红晕,羞涩地说道:
“爹爹,若不是您的英明决策与鼎力相助,女儿与杨浩哥哥恐难有今日。想当初,女儿还在为我们的姻缘忧心忡忡,是爹爹您成全了我们。”
言罢,她微微低头,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愁,思绪飘回到与杨浩新婚分别之时。那短暂的不到一周的温存时刻,仿若一场美好的梦境,梦醒之后,只剩下无尽的思念。
如今,这女人只要和男人温存之后,思念之情就如疯草野长,肆意蔓延。她暗自下定决心,定要想尽办法让杨浩回到自己身边,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成吉思汗看着女儿的模样,心中了然,目光中满是慈爱与期许,缓缓道:
“华筝,待我军攻克汴京,那汴京便作为你们夫妇的封地。届时,你们可在那中原之地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园,共享世间的荣华富贵与岁月宁静。”
说罢,他微微眯起双眼,脑海中浮现出未来的布局。他深知杨浩身为宋人,在中原武林威望颇高,若能让其坐镇汴京,不仅可以安抚中原百姓,还能对大金余孽形成强大的威慑,使其不敢有丝毫妄动。此乃深谋远虑之举,既能为女儿的幸福保驾护航,又能为蒙古的霸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华筝公主听后,连忙屈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蒙古礼,感激涕零:
“女儿多谢爹爹的周全考虑与深情厚爱,此等大恩大德,女儿来世结草衔环亦难以为报。”
成吉思汗轻轻扶起女儿,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但这笑容很快便被一抹淡淡的忧虑所取代。他踱步来到帐口,望着远方的天际,缓缓开口:
“华筝,父王已年逾花甲,岁月不饶人啊。父王心中最为牵挂的,便是你与拖雷。你们年纪尚轻,在众多王子之中犹如稚嫩的幼苗。拖雷聪明伶俐,机智过人,且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父王担忧自己百年之后,若身后之事未能妥善安排,他必然会在兄弟间的权力争斗中陷入绝境,遭受奸人的迫害。因此,父王早已下定决心,立拖雷为储君,只希望能护他一生周全。”
言罢,他微微叹息,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深深担忧与无奈。
华筝见父亲如此伤感,急忙走上前去,紧紧握住父亲的手,轻声劝慰道:
“爹爹洪福齐天,定能长命百岁。女儿愿时刻陪伴在您身边,为您排忧解难,尽孝尽责。”
成吉思汗反手握住女儿的手,轻轻拍了拍,眼中露出一丝欣慰:
“吾女孝心可嘉,父王深感欣慰。”
而在居庸关的另一侧,郭靖与黄蓉、杨浩等人在战后稍作休整。郭靖与黄蓉归心似箭,心中满是对桃花岛的思念。那桃花岛的美景仿佛就在眼前,故而急忙告别了几位将军与杨浩一等,回到桃花岛。
全真六子与杨浩、李莫愁等则准备踏上返回终南山的路途。
木华黎、博尔术等诸位将军前来为众人送行。此时的气氛凝重而又充满了离别的不舍。
杨浩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山峦起伏连绵,仿佛是命运的波澜起伏。他心中思绪万千,犹如乱麻。此次战役他也算小试牛刀,心情大好,众将听从驸马爷的他部署取得胜利,但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金国小王爷完颜康率领着大金高手们,垂头丧气地返回汴京。他忙将师父梅超风安顿在城外山洞之中,便回到汴京的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