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飞的岁月里,每个人都在命运的波涛中起伏,然而,战争的阴影并没有散去。同年曹成率领着部众攻入道州城,城中百姓陷入恐慌与混乱。
枢密院派遣干办官左弼手持诏书前来谕示曹成,要他遣散江淮等路民兵,只带着椹出战的人赶赴行在,听从张俊军队节制。然而,曹成部下为盗已久,对张俊的严明军纪心生畏惧,纷纷表示拒绝服从。
在桂州的湖广宣抚使吴敏,知晓这个情况后,却因兵力微弱而无法进兵。新中书舍人胡安国心急如焚,修书写给吴敏,信中写道:“帅臣被执,作为一方长官的您却不能治理,此乃您的耻辱。不知您到底有何策略?愿您速速派遣前军前进,经由昭、贺通向舂陵,向北传檄让荆自衡移至永,向东传檄让吴锡在宜章严兵以待,而您亲自统率中军急渡岭向北,皇上亲临清湘,占据三湖上流之地。然后质问曹成擅自移动屯所以及扣押帅臣罪行,传檄向子諲前往军前议事。若他悔罪自新,就招安他;不然,果断讨伐,胜负可定;若再拖延时日,必生内变。何况春耕之期百姓无法耕种,不等交战,就已经陷入绝境了,有失陛下重托。”
吴敏对胡安国的话深以为然,然而最终未能采用胡安国的建议。
此前,宣抚司都统制兼参议马扩,曾驻军大名,曹成对其颇为信服。于是,吴敏派遣小校张布持自己的檄文前去说服曹成,曹成答应接受诏书,并表示愿意释放向子諲。马扩随后离开此地。过了几日后,吴敏的诏令也到了,曹成却再次发动叛乱。
甲辰,皇帝赵构到达萧山县。一路上,皇帝忧心忡忡,思考着前方的局势。
丙午,皇帝赵构终于抵达临安府。临安城的百姓们在街上夹道欢迎,皇帝赵构脸上却不见丝毫喜悦的心情。
二月在临安城大殿内,朝堂上的气氛略显威严凝重。皇帝赵构正襟危坐,诸位大臣分列两侧,安静而恭敬地侍立在旁。
下诏尚书吏部侍郎李光被任命试礼部尚书。消息传出,朝堂上一阵轻微的骚动。李光面色凝重,心中明白责任重大。他暗暗发誓,定要为朝廷选拔贤才,振兴礼部。
吏部侍郎李弥大则被委以试户部尚书的重任。他走出队列,跪地谢恩,决心要整顿财政,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綦崈礼被调任试礼部侍郎。他接到任命,心中感慨万千,深知这是展现自己才能的机遇。
接着,太常寺少卿程瑀被提拔任命给事中。他神情庄重,负责朝廷重大决策。
退朝后,李光回到府中,书房里灯光昏暗。他坐在案前,对着烛光沉思:“此次任命,乃是皇上对我的信任,定不能辜负。”
李弥大则在户部的官署中,翻阅着堆积如山的账目,说道:“这朝中的漏洞,必须尽快尽快清查。”綦崈礼在礼部的官衙中,与下属们商议着即将到来的科举之事。
程瑀在家中与家人告别,说道:“往后事务繁多,可能无暇照顾家中。”
这次官员人事任免,充满了新的期待与变数。壬子,侍御史沈与求升迁为御史中丞。他深知前方战乱尚未平息,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三月淮西招抚使李光,擒拿江东安抚大使司都统制韩世清于宣州。淮西招抚使李光手握黄榜,毅然踏入城门。统领官杨明和吉荣得知消息后,神色凝重,赶忙告诫手下将士们:“都披甲备战,但切勿轻举妄动。”
韩世清在百般无奈下,只得亲自批报诸军。众将士见此情形,也只好听命。
李光在城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部署,他挑选出五千多名健壮的士兵,将其编入神武前军。其余士兵则被允许自便。同时,李光还缴获韩世清所用九百艘舟船和七十匹帛。
韩世清眼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满脸的落寞与无奈。而另一边,韩世清的中军统领官赵琦正率领两千精锐在建昌讨贼。战事正酣时,突然接到命令,要他赶赴行在。赵琦心中虽有万般疑惑,军令如山,他不得不迅速整顿兵马,朝着行在的方向疾驰而去。
同年五月秦桧奏请设修政局,自请为提举,与参知政事翟汝文同领政务。
翟汝文与秦桧共事,心中五味杂陈。在皇宫的朝堂上,秦桧那看似恭顺的外表下,隐藏着深不可测的野心。
“翟大人,今后还望你多多关照,共同为朝廷效力。”秦桧笑着对翟汝文说道。
翟汝文微微拱手,说道:“秦大人,此乃吾等分内之事,定当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