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太守心善,不忍淮南百姓受苦,故才接济百姓,若百姓愿意去皖城,我们必会为其分配土地,进行耕种,日后就是庐江百姓了。”
“日后也不能回合肥吗?”
“哈哈哈哈,日后若愿意回合肥,我们太守自是不能强留。”
“若是我们不去庐江,那还能不能还在这喝粥?”这节奏是既要吃饱肚子,又不愿意去皖城的意思。
阎象早有说法:“我亦知你们不愿意离开家乡,但日后来这里的百姓会越来越多,我们太守有所顾虑,不可能把粮食都运到这里来,届时这时里怕也接济过了太多百姓,唯有皖城,才有足够的粮食。”
“另外这接济点,只是临时接济,并非养着你们到明年秋,你们去了皖城,不用再挨饿,但仍听从我们太守的安排,辛苦耕作才行。你若明事理,应该劝同乡百姓去皖城,而不是留在合肥白白接受太守的恩惠。”
阎象很耐心地为他解释了一番,毕竟这是首个来接济点的人,背后还站着几百个仿徨的百姓。
那人也听明白了,向阎象行了个礼:“刘太守真乃仁德之人,乡民既然接受此恩惠,就该去皖城拜谢太守,为太守干活。对了,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我乃阎象!”
“啊!你是阎先生,我听闻过您的名字。”果然,阎象在淮南几年时间,还是有些名气的。
那人回去跟几百步外不敢靠近的乡民解释了一番,乡民们有的想过去,有的却心有疑虑,于是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
为首的那人在乡民中也是德高望重,便开口说了几句:“阎先生说了,淮南大灾,已是无粮,庐江刘太守不忍看到百姓疾苦,才接济我等,但淮南非刘太守辖地呀!恕我直言,我等已是家无余粮,留在合肥又有何用?”
“以我之见,不如就先去皖城,为太守干活,以获得粮食,保全性命,度过灾荒之后,若我等愿意再回合肥的,刘太守亦不会阻拦。”
“好!我听先生的。”
“我也听先生的。”
……
他一发言,很快就得到一些乡民的支持,这年代,读书识字的人还是比较受人尊敬的。十里八乡,就这么一个识字的人,不尊敬行吗?
他就带着乡民们到接济点吃了一顿,主要是粥拌酱,饥荒年代,这已经是不错的食物了。阎象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吃饱之后,乡民们就各自回去,收拾东西,次日再来饱食一顿,然后领取三天的粮食,结伴向舒城而去。
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来接济点的合肥本地人越来越多。
又过了七八天时间,一些附近县城的百姓也来到合肥,他们有的是收到宣传单,听说这边有粮,才过来的,有的盲目地往南跑,有的是想去江东,路过合肥。不管是谁,都可以在接济点,饱食一顿。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接济点的百姓开始有些衣衫褴褛的人,这表明灾荒进一步严重。这些人没有其他选择,在合肥领了三天粮食之后,就跟着灾民大部队,往庐江而去。
阎象在合肥囤积了一万粮食,不到一个月,竟有些见底,他连忙派人回皖城报信,催促运粮。
话说在皖城,刘敬正焦急地等待着灾民的到来,他比阎象还要急。第一批灾民终于于阎象出发后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才到达皖城。
他亲自跑到城门口迎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去迎接朝廷派来的钦差。首批两百多个灾民,看到太守亲自迎接,又是一阵嘘寒问暖,心里感动得是热泪盈。随后,鲁肃等官员早有准备,将百姓带到住处去,安顿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越来越多,最初一天两三百人来,渐渐地一天来五六百人,十天之后竟达到一天上千人,而且数量仍在上千。皖城各级官员压力大了起来。幸好刘敬早有准备,皖城仍能运作自如。
一个月后,来皖城的灾民已经突破了两万多人。张机和吉平带着医学院的学子,为生病的灾民治病。
崔质也行动了起来,他早就提前勘查附近的荒地,又从南昌运来了一大堆农具,以供备用。百姓一到,他就组织起来,让百姓干活。这活包括开荒、建造房子供后面的人居住、挖井等。
至于地怎么分配,还没确定下来,但荒地得先开垦出来,到十二月份之后再种植粮食。皖城北面的荒地倒是多得很。
随着人数的增多,鲁肃担忧了起来。原本他以为,皖城只要储存足够的粮食就行了,百姓来了直接发粮,但等人来了之后,大大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