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 > 第462章 北伐的准备

第462章 北伐的准备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学名张好古 关于鼬不仅是弟控还是兄控这件事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斩神:炎帝萧炎代理人,开局焚诀 穿越奥特世界的我被迫当反派 美恐:我邪恶主教,开局驯服魔女 我来四合院带着黑诊所 大晋霸主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家父吕奉先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综穿海西之保命日常 秦末苍穹之变 靠读懂人心立足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洛克王国:霸道牛姐爱上我! 紫鸾记

抓了吴巨后,黄忠带回军中,大军立即开拔,向广信城进兵。刘晔并没有随军,他代表扬州军,去参加了程秉母亲的寿宴去了。

五日之后,黄忠率军兵临广信。此时,广信城方面已提前得知有大军兵向广信的消息,关闭了城门。

黄忠让士兵押着吴巨来到城下,对着城上大喊:“城上主事之人,赶紧出来。”

片刻之后,几个人出现在城头上,看到城下被绑着的吴巨,无不惊骇失色。

“我乃车骑将军座下大将黄忠黄汉升,奉我主之命,兵进交州,今已据南海,早在数月前,便派人来广信劝降,但吴巨不知好歹,据不投降,故我率军一万来伐,必攻破广信。几日前,吴巨出城,被我抓获。”

黄忠把吴巨拉过来,给城头上的人过目,让他们看看吴巨狼狈的样子。

“如果你们识相的话,赶紧打开城门,献城而降,我保你们性命周全,半个时辰后,如若仍旧不投降,我必处死吴巨,再率军攻城,城破后,你们都得死。”黄忠单手举刀,指向城头,威风凛凛,让城头上的几个惊骇得面如土色。

城头上的几个人也在焦急地高喊着:“太守……太守……”想必他们是吴巨手下的郡丞、郡尉之类的官员。

吴巨抬头往上看,他两目无神,也喊了句:“你们……快降了吧!”他自己都落入敌军手中,可不希望手下人抵抗,否则他第一个死。

两刻钟之后,广信城城门打开了,里面的官员献城而降。黄忠率军进入广信城,靠刘晔之计,又有程秉之助,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广信。

……

扬州豫章郡南昌,建安七年(202年)八月。

刘敬占据了扬、荆、益、交四州之地,大汉一半的领土已落入其手,大势已成。

不知不觉中,荆州也已经有两三年时间没有战事了。荆州本就是个富庶之地,没了战事,刘敬又行屯田之策,民生得到了迅速发展。

刘敬在荆州不断招兵买马,襄阳兵力已达三万,江夏兵力也有两万兵马,再加上江陵屯兵三千兵力。荆州前线总兵力五万三千人兵力。为了应对大战,刘敬还在荆州招募了万余民夫,用以押运粮食辎重。借助长江来押运粮草,倒也方便很多。

总之,荆州的备战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扬州方向,刘敬也一直在招募士兵。如今淮南寿春兵力已达两万人,合肥兵力也有五千人,又动用了约两万民夫,来押运粮草。另外,吴阿曲阿还有三万兵力,可走水路迅速进入徐州地区。

扬州的备战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刘敬坐镇南昌,密切关注着两州的备战工作。期间,他与在南昌的陆议、法正等人曾讨论过北上的战略,并通过书信的方式,向诸葛亮、鲁肃、庞统等人询问意见,也一一得到回复。他也因此制定了北上的大体计划。

在他的计划中,四路大军分别从襄阳、却月城、寿春、曲阿先后出兵,总兵力将达十一二万,号称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北进军。如果再加上关中方向,那总兵力将接近十五万。只是,汉中刚刚战罢,需要休战一段时间,不能与其他方向同时进军。

曹操不过占据司隶、豫、徐、兖、青五州之地,总兵力不过十万左右,扣除防范北方袁绍诸子的兵力,他能用于抵抗刘敬的兵力最多也就七八万人。从兵力上看,刘敬已经大占优势。

在大战爆发之前,刘敬做了几件事。

一是在曹操地盘内的敬弘文馆正在悄悄发生改变,经营方向完全由所谓的代理商来经营,自己人只负责运输供货,明面上不再参与经营。当然变化是悄然进行的,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只是,曹操并没有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似乎并没有察觉出这种变化。

二是在几年的努力下,暗影正在渗透到许都内部,一些情报也从北方陆陆续续传回来。这些情况中,有些有非常大的价值,例如暗影拉拢了某些曹操的大将、曹操的兵力部署情况、进军路线的沿途地形及道路情况等。

三是器械准备。韩暨在鄂县连续一年多时间赶制各类兵器。在两年前,刘敬对军中的兵种进行了改变,抛弃了原先以刀剑为主的兵种,改为一支军队由不同比例的刀盾兵、枪戟兵、弓兵、特殊兵种组成,这就导致了大量刀剑被弃用,改为制造大量的枪戟、弓箭等兵器。

韩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给超过十万大军的武器更新换代。另外,大军北上,会需要攻城,他也督造了不少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和车弩等防范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革兴大宋 星穹铁道知更鸟的不休轮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