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闻言,冷冷一笑。即使是秦皇面前,他也敢直指扶苏和蒙恬的问题,更何况如今秦皇不在,自己占据正义之地。
“呵,蒙将军果然了不起,几句轻描淡写的就把抗旨变成人之常情。可是,在我们大秦,法度乃是立国之本,法令一旦失去约束力,我们秦国靠什么立足于世?”
他坚定地继续说道:“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直依法行事,任何违法之人如以此为借口求饶免罪,那法律何存意义?!”
赵高尚不退缩,慷慨陈词地将这更大帽子狠狠扣了过去。
如果没有系统给予的帮助,今天的局面,恐怕赵高难以全身而退。
既然已经决裂,而且易小川自找苦吃,他就必定要让这些人大吃苦头,认清他的真正实力。
“好!赵大人说得好!”一声响亮的叫好,从一旁传来。
原来是左相李斯,在听到赵高的话后表示十分赞同。
李斯一直以来都非常主张依法治国,甚至有些到了偏执的地步。赵高的话语显然触动了他的心弦。
这时,蒙恬已是满脸无奈,额头上冒出几道黑线,心里暗道,这赵高确实难以对付,把一个小问题上升到了国家根基的高度,让人无从挑剔。
更糟糕的是,左相李斯也有鼓动风向的意思。蒙恬回头看了看扶苏,暗示他应该介入。
扶苏领会到眼神的意思,点头应道:“此事只是一场误会,就此揭过。如有不同意见,请禀告父皇。”
“公子言之有理。”李斯微一扬眉回应道。尽管公子扶苏还没有正式立为太子,但众人看得清楚,秦始皇最为看重的就是扶苏,并全力以赴培养他为继承人,如无意外,未来的帝国君主必是他无疑。
李斯也看出,赵高与易小川之间似乎有着深仇大恨。虽然随手助赵高一臂之力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因此开罪了未来 ** 就太不划算。
李斯表态之后,扶苏也稍稍放下心来,便挥手说道:“既然如此,大家各回本位吧。”
至于赵高,这位公子则是根本不屑理会。
然而,就在他要离去的时候,“且慢”,一道平静的声音响起。
“赵高,你还要怎样?”扶苏回头瞪视着他,冷冷地说。
赵高坦然接受他的目光,并笑道:“关于姓名问题,既然公子如此裁决,下官无异议。下官绝对不愿意为一己之事打扰到圣驾。”
但是紧接着赵高的目光转向了易小川,“然而,公子是否记得,易小川无端地对我出言不逊?”
此话一出,赵高直勾勾盯着易小川质问:
“你无由来谩骂于我。你说我过分,究竟何处过分了?请明言!”
对此,易小川则愤怒地反吼:
“何处过分,你自己最明白!”
然而,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两道急促的声音打断了。
“小川,停!”
“易将军!”
是蒙恬和扶苏,两人面色大变地制止了易小川。一旁的李斯此刻则微眯起双眼。
今天的事情,今天的话语,显然是直指发生在章台宫的事件。
但问题偏偏就出在这里。
章台宫意味着什么?那是始皇帝阅览奏章、与大臣们商讨国事的场所。
毫不夸张地说,章台宫几乎是整个秦国的政治中心。偌大的秦国,能进入章台宫的人屈指可数。
尽管始皇帝并未明确下令,但在秦国,朝廷内部已经养成一个习惯:章台宫内讨论的国事,未经始皇帝最后决定,不会轻易外传。
倘若商量不定结果,始皇帝才会于朝会上提出,由全体大臣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试想一下,假如始皇帝正召集要员商议国家大事,在尚未作出决策之前,消息就在大臣出宫后泄露开,弄得人尽皆知,这将给始皇帝带来何种影响?
有了初次,是否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呢?
此刻,易小川的一番话正中这一禁忌。
易小川是如何得知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蒙恬与扶苏告知他的。
正因为此,他们两人才会这么焦急。
易小川在蒙恬和扶苏的阻止下恍惚过来,满脸迷茫。
发生了什么?
有问题吗?
事实上,自从来到咸阳之后,易小川心中所有的关注点都集中在玉漱公主身上,对其他事并不在意。
即便接受了护卫皇宫的将军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