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人啊!您看看这些从各地衙门呈报上来的状况!”一名官员满脸焦急地将一叠厚厚的文书递到了夏大人面前,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夏元吉接过那叠文书,快速翻阅起来,眉头渐渐皱起。
他看到每一份文书上面都赫然写着同一个问题:“新学堂究竟何时才能让学子们入学?”这显然已经成为了当下众人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面对如此众多的询问和期待,夏元吉深知此事非同小可。
他暗自思忖道:“这件事恐怕还得亲自去向陛下请示一番才行。毕竟新学堂的开办涉及诸多方面,需要得到圣上的首肯与支持方能顺利推进。”
想到这里,夏元吉决定尽快进宫面圣,向朱棣汇报这一情况,并请求指示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
翰林院中的刘三吾此刻正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思考着眼前这件棘手之事。
要知道,他可是堂堂大明皇家学院的首任院长啊!
这所学院承载着国家未来之希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今遇到如此难题,着实令他倍感压力与困扰。
一旁有人提议道:“刘大人,依属下看,您不妨亲自入宫觐见圣上,当面询问一下陛下对此事究竟有何看法和旨意?这样或许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呢。”
此人所言不无道理,但刘三吾心中仍有些许顾虑。
最终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刘三吾还是决定进宫面圣,问问皇上的意思。
………
御书房外。
此时此刻,夏元吉正迈着稳健的步伐朝这边走来。他身着一袭华丽的官服,面容刚毅而沉稳。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夏大人,您也是前来面见陛下的吗?”说话之人正是刘三吾。他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与夏元吉相互施礼问候。
夏元吉看着眼前这位熟悉的同僚,微笑着回答道:“是啊,刘大人。没想到在这里遇见您,真是巧啊!”
接着,他好奇地打量了一下对方,又问道:“您身为大明皇家学院的院长,平日里事务繁忙,今日怎会有闲暇时间来到此处呢?”
刘三吾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着说:“唉,别提了!还不都是因为皇家学院招生之事嘛!陛下将国子监撤销,改建成了皇家学院。如此一来,许多人员都需要重新调配安排,可着实让人头疼啊!这不,我特意赶来向陛下请教一番。”
说着,他不禁皱起眉头,似乎对这件事颇为烦恼。
夏元吉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深知皇家学院对于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其中涉及到诸多复杂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于是安慰道:“刘大人不必太过忧虑,相信陛下自有定夺。我们只需尽自己所能,协助陛下办好此事即可。”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一同走进了御书房……
微臣夏元吉、刘三吾参见陛下!
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抬起头说道:“二位爱卿平身!”
夏元吉拱手道:“陛下,新学堂关乎国家未来,还望陛下早日定夺开学日期。”
刘三吾也附和道:“陛下,目前各地学子都期盼能早日入学,臣等也在积极筹备,但若无陛下明确旨意,臣等实在难以开展工作。”
朱棣沉思片刻,道:“朕知晓此事重要,二位爱卿辛苦了。朕决定明日早朝再与众爱卿商议此事,定会给你们一个答复。”
二人闻言,心中稍安,齐声道:“谢陛下!”
退出御书房后,夏元吉与刘三吾边走边聊。
夏元吉道:“看来陛下也在慎重考虑此事,我们当务之急是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明日早朝。”
刘三吾点点头:“嗯,我这就回去召集学院的教习们商讨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刘三吾回到学院后,立即召集了一众教习。他将皇上的态度告诉了大家,并强调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教习们纷纷表示愿意全力配合,他们提出了各种建议,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
随后,刘三吾根据大家的意见,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他信心满满地期待着明天的早朝,希望能够得到皇上的认可。
第二日早朝。
奉天殿上,朱棣坐在龙椅上。
朱棣环视了一圈殿下的大臣,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关于新学堂的开学事宜,朕已有定论。”大臣们纷纷竖起耳朵,等待皇帝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