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朝。
“陛下!”伴随着一声高呼,只见兵部尚书神色匆匆地手持着一封奏折,脚步急促地走进了那庄严肃穆的御书房。
此时,坐在书桌后的朱瞻基正专注地审阅着手中的文书,听到这声呼喊后,他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平静而威严地看向快步走来的兵部尚书,开口问道:“何事如此慌张?这般急切所为何事?”
兵部尚书一脸凝重,额头上甚至还隐隐有着汗珠渗出,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躬身行礼道:“陛下啊!大事不妙啦!”
紧接着,他语气焦急地继续说道:“刚刚收到边关急报,鞑靼竟然对瓦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说罢,兵部尚书赶忙将手中紧握着的奏折递给了朱瞻基。
朱瞻基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震,但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他伸出手接过奏折,迅速展开阅读起来。
随着目光在奏折上快速扫过,他的眉头也渐渐地皱了起来,神情变得愈发严肃。
“陛下!”
可不能让鞑靼统一了草原啊!
杨士奇说道。
朱瞻基那能不明白不能让鞑靼统一草原。
“陛下!”
这是瓦剌给大明的求援信!
朱瞻基放下奏折,眼神中透着沉思之色。
他在殿内踱步片刻后,终于开口:“朕自然知晓其中利害。只是如今我大明若出兵相助,必然劳民伤财。”
众臣听后纷纷低头,他们知道皇帝所言非虚。
这时,杨荣出列进言:“陛下,虽不可直接出兵,但可暗中支持瓦剌粮草兵器,再令边疆将领对鞑靼稍加威慑。”朱瞻基微微点头,觉得此计可行。
但一旁的夏原吉却担忧道:“陛下,此举若是被鞑靼察觉,恐引火烧身,挑起更大战事。”
朱瞻基坐回龙椅,手指轻轻敲击扶手,沉默良久后道:“朕意已决。传朕旨意,命西北守军密切关注战况,同时秘密运送一批粮草至瓦剌边境,交于可靠之人。”
若鞑靼有异动,即刻回防。朕既不想看到鞑靼统一草原,亦不愿大明深陷战争泥潭。
大臣们齐声应诺,而后各自领命而去,朱瞻基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此番决策能够保得大明边境太平。
朱瞻基看着眼前的于谦问道:“于侍郎怎么还没有离开?”
于谦恭敬地行了一礼,回道:“陛下,微臣有一言想说。”
朱瞻基抬了抬手示意他讲下去。“陛下,此次援助瓦剌,虽是制衡之举,但瓦剌生性狡黠,若他日强大之后反咬大明一口,该当如何?”
朱瞻基微微一笑,“于侍郎所虑甚是。所以朕才命西北守军密切监视,一旦有变,便停止援助并做好防御。”
于谦接着说:“陛下圣明。不过微臣以为,可在援助之时提出一些条件,例如让瓦剌割让部分靠近大明边境之地作为缓冲,并且每年进贡一定数量的良马。”
朱瞻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于侍郎此策甚好,既增加了大明的利益保障,又能制约瓦剌。朕这就传旨让人知会瓦剌使者。”
于谦再次行礼,“陛下英明,如此一来,大明便可在这场草原纷争中占据主动,既能避免大规模战争,又可保边境安宁。”
朱瞻基满意地点点头,“于侍郎忠心可嘉,日后这边防之事,还要多倚仗你等臣子。”
于谦连忙称是,随后告退,只留下朱瞻基一人站在御书房中,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仿佛已经看到了边境和平的景象。
朱瞻基看着眼前的堪舆图,手指着瓦剌的地方。
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看来这一次,朕要御驾亲征了!
如果瓦剌小弟战败了,等待大明的将会是无尽的战乱!
朱瞻基突然想起爷爷走的时候,给他的锦囊!
朱瞻基直接回到了勤政殿,找到了一个木盒!
木盒里面放的就是朱棣离开时留下的锦囊妙计!
当朱瞻基打开看了一下 直接笑了起来!
“来人!朕要出宫!”
……………
朱瞻基目光如炬地盯着眼前的心腹太监,两人一路疾行,很快就抵达了朱棣锦囊上所指示的神秘之地。
刚到目的地,门口站岗的士兵便警觉起来,大声喝问:“来者何人?竟敢擅闯此地!”
朱瞻基面不改色,昂首挺胸地向前走去,声音洪亮而威严:“朕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