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航在帮助商朝后裔反抗西周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内部问题:
- 人心不齐:商朝后裔虽然有着复国的强烈愿望,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坚定地团结在一起。一些人在商朝灭亡后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复国之事心存疑虑,担心再次失败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他们对余子航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也不完全信任,在是否听从余子航的建议和领导上存在分歧。例如,在最初制定军事训练和作战计划时,就有部分人持观望态度,不愿意积极参与,这使得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大打折扣。
- 物资匮乏:商朝后裔在西周的统治下,生活困苦,资源匮乏。他们缺乏足够的武器、粮食、衣物等基本物资。制造武器需要的金属材料短缺,粮食储备也不足以支撑长期的战争,这给余子航的军事行动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为了获取物资,余子航四处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甚至冒险去偷袭西周的一些小型据点来抢夺物资,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 缺乏军事人才:商朝灭亡后,很多有经验、有能力的将领或战死或被西周俘虏、杀害,导致商朝后裔中缺乏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余子航虽然有一定的战略头脑,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将领,在指挥大规模战斗时经验不足。而且,由于缺乏军事人才,在训练士兵、制定战术等方面进展缓慢,士兵们的战斗素质提升有限,难以与西周的正规军相抗衡。
2. 外部压力:
- 西周军队的强大:西周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其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商朝后裔的反抗力量。西周的将领们也大多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熟悉各种战术和战略。例如,在余子航等人袭击西周的后勤补给线后,西周朝廷迅速派出了精锐部队进行围剿,给商朝后裔的反抗力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 西周的政治影响力:西周建立后,通过分封诸侯等方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在政治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许多诸侯国都与西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商朝后裔的反抗持反对态度。这使得商朝后裔在反抗过程中,很难得到其他势力的支持和帮助。余子航曾试图联络一些对西周不满的势力,但由于西周的政治影响力太大,这些势力大多不敢轻易与商朝后裔结盟,担心会遭到西周的报复。
3. 地理环境限制:
- 地形不利:商朝后裔的聚集地大多位于山区或偏远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这虽然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隐蔽性,但也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和发展。在与西周军队作战时,复杂的地形使得他们的军队难以展开,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而且,在运输物资、传递信息等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影响了作战的效率。
- 缺乏战略要地:商朝后裔没有占据重要的战略要地,这使得他们在战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西周军队可以轻易地控制交通要道、城池等关键地区,对商朝后裔进行封锁和围剿。例如,在攻打西周的一些城池时,商朝后裔由于缺乏攻城器械和经验,很难突破西周军队的防守,损失惨重。
4. 情报收集困难:
- 信息渠道有限:在古代,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的通信工具,速度慢、准确性低。商朝后裔在反抗西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情报收集渠道,很难及时了解西周军队的动向、部署等重要信息。这使得他们在作战时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容易被西周军队伏击或陷入对方的圈套。
- 西周的情报封锁:西周朝廷也意识到了情报的重要性,对商朝后裔的反抗力量进行了严格的情报封锁。他们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巡逻和防守,禁止人员随意流动,防止情报泄露。这使得余子航等人在收集情报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突破西周的情报封锁。
西周朝廷决定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由名将周公旦亲自率领,来彻底消灭商朝后裔们。面对强大的敌人,余子航没有丝毫畏惧。他带领着人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在战斗中,余子航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他利用地形的优势,设下了重重陷阱,让西周的军队陷入了困境。同时,他还亲自带领着一支敢死队,冲入敌阵,与西周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商朝后裔们终于取得了胜利。周公旦率领的精锐部队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这场胜利让商朝后裔们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他们开始向周围的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