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北山脚下,有一座宁静的小村落,名叫阳村。村里有一位名叫子矜的青年,他生性善良,心怀壮志,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子矜的父母皆是朴实的农民,一生勤勤恳恳,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子矜身上。
这一年,周天子下令征集各地劳力修筑一座宏伟的宫殿,以彰显王室的威严。消息如疾风般传遍了各个角落,阳村也未能幸免。村长接到指令后,满脸愁容,无奈地在村子里召集劳力。子矜听闻此事,心中虽有不愿,但想到这是天子的旨意,作为臣民,理应为国效力,便主动站了出来。
与子矜一同被征调的,还有村里的许多青壮年。他们告别了家中的妻儿老小,在差役的押送下,踏上了前往北山的路途。一路上,众人心情沉重,默默无言。有的想着家中年迈的父母无人照料,有的念着新婚不久的妻子,而子矜则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思索着此次徭役将会面临的种种未知。
当他们抵达北山脚下时,眼前的景象让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前来服徭役的百姓,人山人海,嘈杂声不绝于耳。监工们手持皮鞭,面色冷峻,在人群中来回巡视,稍有懈怠,便会招来一顿毒打。
子矜和同村的伙伴们被分配到了搬运石块的任务。那些巨大的石块,重达千斤,需要众人齐心协力才能挪动分毫。他们用粗绳捆绑住石块,喊着号子,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烈日高悬,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干涸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
在劳作的人群中,子矜看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百姓。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本应在家中安享晚年,却被迫在此承受着重体力劳动;有瘦弱的少年,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却也在咬牙坚持。子矜的心中涌起一股悲愤之情,他不明白,为何天子要耗费如此众多的人力物力来修筑这座宫殿,难道百姓的疾苦就不值得关注吗?
北山之怨
随着工程的推进,困难接踵而至。食物的短缺成为了一大难题,每天分发下来的口粮少得可怜,仅仅能勉强维持生存。许多人因为饥饿而体力不支,病倒在工地上。医疗条件的匮乏,使得这些患病的人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只能在痛苦中挣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命逐渐消逝。
子矜的一位好友,名叫阿禾,也不幸染上了重病。他躺在简陋的营帐中,面色苍白,气息奄奄。子矜守在他的身边,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阿禾微弱地对子矜说:“子矜,我好想回家,我不想死在这里。”子矜紧紧握住他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说道:“阿禾,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一定能活着回去。”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没过几日,阿禾便在病痛的折磨下离开了人世。
子矜悲痛欲绝,他将阿禾的尸体安葬在北山的山坡上。望着那座新起的坟冢,子矜的心中充满了对这场徭役的怨恨。他开始质疑天子的决策,如此劳民伤财,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宏伟的宫殿,难道是要用无数百姓的生命来堆砌吗?
在一次搬运石块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劳累,子矜脚下一滑,手中的绳索脱落,石块顺着山坡滚落下去。监工见状,怒不可遏,挥舞着皮鞭朝子矜狠狠抽来。子矜的背上顿时出现了一道道血痕,但他倔强地咬着牙,没有发出一声求饶。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不屈,直直地盯着监工,这让监工心中有些发虚,最终放下狠话后转身离开。
夜晚,子矜独自一人坐在营帐外,望着满天繁星,思绪万千。他想起了阳村的宁静生活,想起了父母慈祥的面容,想起了曾经与伙伴们在田野间嬉戏的快乐时光。而如今,这一切都仿佛成为了遥远的梦境,被眼前这残酷的现实所取代。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种局面,不能让更多的百姓在这场徭役中丧生。
北山之思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与挫折后,子矜开始冷静下来,思考应对之策。他意识到,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与整个徭役制度相抗衡的,但他可以从内部入手,尝试与其他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共同向监工们提出改善百姓生活条件的建议。
子矜开始在劳作的百姓中悄悄寻找那些与他志同道合的人。他发现,有一位名叫伯齐的老者,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对当前的局势有着深刻的见解。子矜主动与伯齐交流,两人相谈甚欢,很快便达成了共识。他们决定联合其他一些有威望的百姓,共同向监工们进言。
在一次监工们前来巡视的过程中,子矜鼓起勇气,站了出来。他恭敬地向监工们行礼后,说道:“大人,如今徭役工程浩大,百姓们皆尽心尽力。但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