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镐京,晨曦初照,宫殿的琉璃瓦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映照出这座都城的威严与庄重。周成王姬诵,这位年轻而睿智的君主,早已在王宫的大殿之中,等待着远方贵客的到来。
今日,殷商的后裔微子启,受成王之邀,前来镐京朝觐。微子启的到来,对于周室而言,意义非凡。他不仅代表着殷商遗民对周王朝的臣服,更是周成王以德服人、怀柔天下的象征。
“陛下,微子启已至城郊,即将入宫。”大司徒前来禀报。
“传令下去,以最高礼仪迎接贵宾。朕要让微子启感受到我大周的诚意与包容。”成王神情庄重地说道。
王宫上下立刻忙碌起来。宫人们穿梭于殿堂之间,精心布置着宴会的场地。长长的红毯从王宫大门一直铺到了大殿之内,两侧摆放着盛开的鲜花和精美的青铜器,那青铜器上铭刻的古老图案,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周室的辉煌历史。
大殿之中,乐师们调试着乐器,琴瑟的弦音在空气中轻轻颤动,编钟的铜身散发着古朴的光泽,笙箫的管身精致而典雅。他们将在宴会中演奏周室最隆重的乐章,以欢迎贵宾。
不久,微子启的车队缓缓驶入王宫。车队的马匹高大健壮,毛色光亮,拉着装饰华丽的马车。微子启坐在马车之中,心中五味杂陈。他望着车窗外镐京的繁华景象,深知自己肩负着殷商遗民的期望,也明白周成王此举的深意。
马车在王宫大殿前停下,微子启下车。他身着华丽的服饰,虽已不再是殷商的君主,但仍有着昔日王族的风范与气度。
成王率领着群臣,亲自走出大殿迎接。“微子启,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朕之荣幸。”成王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真诚与友善。
微子启赶忙行礼,“陛下圣恩,臣冒昧前来,打扰陛下。”
“君乃殷商贤能之后,今日来朝,是我大周之幸。请入殿内,朕已备下薄宴,为君接风洗尘。”成王侧身相邀。
众人步入大殿,分宾主落座。宴会开始,首先是乐师们奏响了欢迎的乐章。那乐声悠扬婉转,如潺潺流水,又如清风拂面。编钟的声音雄浑而厚重,每一次敲击都仿佛在诉说着周室的强大与威严;琴瑟和鸣,弦音轻柔,似在表达对贵宾的友好与问候;笙箫之声袅袅娜娜,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空灵的仙境。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乐师们吟唱着古老的诗篇,歌声在大殿中回荡。
在乐声中,舞姬们翩翩起舞。她们身着色彩鲜艳的舞衣,长袖飘飘,身姿婀娜。舞步轻盈,如同在云端漫步,时而旋转,时而跳跃,将周室的舞蹈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微子启被这盛大的场面所震撼,他心中对周成王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陛下,如此盛情款待,臣愧不敢当。”
成王微笑着举起酒杯,“君不必过谦。昔日,君在殷商之时,便以贤能着称。如今,君能顺应天命,来朝于朕,此乃明智之举。朕敬君一杯,愿君与朕共商国是,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说罢,成王一饮而尽。微子启也赶忙举杯,饮尽杯中酒。
酒过三巡,话题也渐渐转到了治国理政之上。
“朕自登基以来,便立志效仿先王,行德政,兴礼仪,使百姓安居乐业。然治国之路,艰难险阻颇多,君有何高见?”成王目光诚挚地看着微子启。
微子启沉思片刻,说道:“陛下,以德治国,乃长治久安之道。臣以为,当重视农桑,民以食为天,农桑兴则百姓足;再者,需礼贤下士,广纳贤才,贤才聚则国家兴;同时,当公正执法,刑罚分明,使百姓敬畏国法,不敢妄为。”
成王点头称是,“君所言极是。朕亦深知农桑之重,已令各地官员督导百姓耕种,且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在人才方面,朕也广开贤路,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为朕所用。至于律法,朕正与群臣商议修订,力求公正合理。”
随后,微子启又谈到了殷商遗民的情况。“陛下,殷民虽已归周,但心中仍有对往昔的眷恋。臣望陛下能施仁政于殷民,使他们能真正融入大周。”
“君放心。殷民亦是朕之子民,朕自会一视同仁。朕已在殷商旧地设立官员,推行周室的礼仪与制度,同时,尊重殷民的风俗与信仰,让他们在新的统治下,能够安居乐业。”成王郑重地说道。
宴会在和谐的氛围中继续进行。各种美食佳肴被依次端上餐桌,有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