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泞和塞伊纳原本的计划是从咸阳赶到潼关,在那里乘船经黄海,转到汴河、淮河,最后到独山出海。
这一路最凶险的就是咸阳到潼关一路。
戒律堂,圣火堂、衣钵堂的三位堂主这几日已经暗中安排亲信将教中贵重之物化整为零的运往潼关渡口。
原本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但是众人没料到是蒙纪戊会盯上拜火教。
觉远是计划出走的当天才去联系左右二使。按照教主的交待,左使潘长青跟着大家一起出走,右使石宇就留守秦国承担起聚拢留下的教众,维护拜火教在中原星火的传承。
石宇心领神会,教主此举实则是细致入微的体谅,深知他已在秦国落地生根,家室安稳,不忍他陷入两难之境。
教主主动提出让他留守,既是对他个人情感的呵护,也是维护了双方颜面的一剂良方。
此举更深层的用意,在于希望借由石宇妻子家族的势力庇护,让拜火教那微弱的星火得以存续,避免在秦国的铁腕之下彻底熄灭。
面对这沉甸甸的使命,石宇没有半分推脱,只是默默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里充满了对教主塞伊纳的感激。这样的决定确实让他心里轻松了很多,不用再挣扎到底如何选择。
潘长青那边就更简单了,他是一向以教主马首是瞻,二话不说就开始准备。
潘长青以左使的身份,庄重地发布了命令,迅速召集了教中的核心成员,要求他们即刻前往总舵集合。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随着众人的陆续到来,大堂内逐渐汇聚了一片肃穆而期待的气息。
潘长青见状,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位到场者的脸庞,他的眼神中既有坚定也有温情。他轻轻抬手,做了一个示意大家安静的手势,随后,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堂中回荡开来,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与决心:
“各位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如今身处在秦国,日子充满了艰辛,机密堂连教主都软禁了。但请相信,正是这些磨难,铸就了我们拜火教不屈不挠的灵魂。教主始终心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危,更肩负着拜火教传承百年的宏伟大志。”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敬意与使命感,继续说道:“教主深知,每一个在教中默默奉献的你我,都是这伟大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拜火教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圣火能够继续熊熊燃烧,教主决定带领大家远赴海外,让我们的圣火能够照亮更多的地方!”
潘长青故意停顿了一下,仔细观察众人的反应,接着说:“教主是仁慈的,也知你们有的人或已成家,或不愿离开中原,这次的选择留给大家,现在愿意追随教主的站到左首,不愿离开的请站到右首。不愿离开的兄弟今天要委屈一下了,请你们留在总舵,直到明日自会有人来救你。”
大多数的人都站在左边,只有零星的几人留在了右边。觉远也没有为难他们,只是把他们都请进了总舵的牢房,明天石宇自会来解救他们,这也是留给石宇的一个人情。教主对人心的把握真是无处不在。
决意跟随教主的这些教众现在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去收拾行装和处理私人事务,酉时在咸阳东门外的十里亭集合。正是这大规模的出城动静让蒙纪戊的人觉察到了异样。
蒙纪戊身负重甲,引领着机密堂的精锐队伍,沿着蛛丝马迹,悄无声息地展开了对拜火教众的追捕行动。夜色如墨,他们的步伐坚定而隐秘,仿佛暗夜中的猎豹,蓄势待发。
拜火教的信徒们,虽早已预见到秦国势力会设下重重阻碍,企图阻断他们逃离的路线,但现实的紧迫远超乎他们的想象。追捕的号角仿佛一夜之间在城中吹响,令人措手不及。一些教众尚未来得及迈出城门半步,便已被机密堂的铁网牢牢捕获,如同晨露中的露珠,瞬间失去了自由的光芒。
然而,拜火教根基深厚,信徒众多,即便是在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之下,也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与机敏。一部分人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与彼此间的默契,在混乱中寻得了一线生机,如同惊弓之鸟,奋力振翅,向着自由的彼岸飞去。
觉远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神色依然冷静而深邃。他深知,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保护教中的老弱妇孺才是当务之急。于是,他迅速部署,以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指挥着能够行动自如的教徒,优先护送着老人与孩子,踏上了前往通关渡口的艰难旅程。
沿途,火光与月影交织,映照出他们坚毅的脸庞和匆匆的身影。每一次脚步的落下,都是对命运不屈的抗争;每一次回望,都满载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