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殿内,所有人听完这份奏疏,尽皆动容,更有甚者,当场垂泪。
就连高晟和高策听完后,也不禁感叹,这于明阳真是一大才。
奏疏中的内容言辞恳切,语言刁钻,直击人心,且依据时势,点明了先南后北方略的不可行,又阐述了燕云十六州对大燕的重要性,继而引出于明阳自己的策略,即先北后南,速取燕云,缓下江南。
高毅缓缓站起身,看着面前的群臣,问道:
“卿等觉的于明阳的方略,可行否?!”
“朕兴兵北伐,收复燕云,可行否?!”
群臣以沉默应之。
见状,高毅凝视着所有人,厉声说道:
“你们之中,若有一人能站出来,驳倒于明阳的这份奏疏,朕便不再兴兵北上。”
“有么?!”
满殿臣工都低下了头,不说皇帝的态度就摆在这里,光说于明阳的这份奏疏,言辞之谨慎,逻辑之严密,毫无破绽,让人无可辩驳。
就连内阁首辅张太初,吏部尚书法诩等文官重臣,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理由反驳于明阳的策略。
就这样,大殿之内,安静了好一会。
直到国子监祭酒崔清,颤颤巍巍的从地上站了起来,拱手说道:
“陛下既然打算北伐,大家就应该商议一下如何北伐。”
“何故在此僵持?!”
此言一出,算是打破了殿内君臣僵持的局面。
张太初也拱手道:
“北伐,可行!”
“陛下英明!”
紧接着,跪在其身后的诸位大臣,也齐齐拱手道:
“北伐,可行!”
“陛下英明!”
就连高晟和高策也拱手,高呼道:
“陛下圣明!”
高毅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轻声说道:
“都平身吧!”
“谢陛下!”阶下群臣缓缓站起身。
高毅问道:
“北伐之事,既已敲定,众卿家当万众一心,一力北伐!”
“若有人胆敢心怀二志,阳奉阴违,朕定斩不饶!”
闻言,群臣赶紧表态,齐声说道:
“臣等定当一心北伐,绝无二志!”
高毅微微颔首,然后看向张太初,问道:
“朕若兴兵,户部能否足额供给粮草?!”
张太初思索片刻,拱手回道:
“臣粗略算了一下,户部储存的粮草,足以支持三十万大军三年的消耗。”
燕国自立国以来,除了前不久攻打南楚那一仗,是主动出击,其余的都是自卫反击战,因此国家经济稳步发展,国家底蕴也愈发深厚。
高毅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好!”
“自古用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草充足,朕就放心了!”
“至于,何时起兵,如何用兵,朕会与内阁商议出一套方案来。”
闻言,众臣拱手道称是。
高毅又看向站在大殿中央的于明阳,笑着说道:
“你文采这么好,再替朕写一份北伐檄文吧!”
于明阳立即回道:
“臣遵命!”
高毅忽然后头,偷偷的看了一眼高晟后,又转过头来,干咳一声,沉声说道:
“为了保证北伐万无一失!”
“朕御驾亲征!”
此言一出,宛如晴天霹雳,群臣都懵了,高策也懵了。
高晟则是紧闭双眼,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于是他赶紧走出来,跪在地上喊道:
“父皇三思啊!”
“收复燕云之地,指派一上将领兵前往便可!何须父皇亲自涉险!”
高策虽然是懵着的,但他看到父亲下跪了,自己也赶紧跪下,附和道:
“望皇爷爷三思!”
岂料,高毅皱起眉头,厉声喊道:
“收复燕云,乃我朝之大事!岂能儿戏!”
“朕意已决!”
话虽如此,可高晟十九年的太子也不是白干的,他一带头阻拦,阶下自有太子一派的臣子站出来阻拦。
一时间,竟然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朝臣站出来阻拦皇帝亲征。
甚至张太初,法诩等在场的四位内阁重臣也站出来,请求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