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月二十四日这一天,东京城全城戒备,五万御林军尽数驻扎在东京城华胜门外。
这一日,于明阳带着已经撰写好的北伐檄文,踏入皇城,走进文渊阁。
此时文渊阁内,高毅,高晟,高策与内阁重臣进行战前最后的安排。
这一次,袁玄机也在青云山赶了过来。
他们几人见于明阳来了,高毅率先向他问道:
“北伐檄文带来了?”
于明阳从袖中掏出那份北伐檄文,双手捧着,低头说道:
“回陛下,北伐檄文在此。”
高毅示意高策去拿北伐檄文。
高策自然心领神会,他从于明阳手中接过檄文,想要将其递给皇爷爷。
可高毅却说道:
“不用拿给我看,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高策拱手称是,其余五位内阁官员和郑植也都静静地听着。
紧接着,高策摊开这份檄文,檄文的名字叫《奉天北伐讨夏檄文》,他先是看了一遍。
看完后,他一脸欣赏的看向于明阳,暗自感叹道:
“写得真好!”
高晟不耐烦的对儿子说道:
“你愣什么,快读啊!”
面对父亲的催促,高策无奈的撇了撇嘴,说道:
“知道了!真是煞风景!”
言罢,高策拿着这封檄文,朗声念道: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居中原以制四海,未闻戎狄居中原而制天下也,自魏柞倾移,夏以奸诈之手段,窃取燕云,祸乱中原,屠戮百姓,戕害贤良,四海之内,莫不哀怨……。”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予本燕云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逐戎狄,定中原,立大燕,坐地千里,带甲百万,楚,闵,吴越,荆南,西蜀,五国具为臣妾,恩威所至,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天下行将一统,唯有北方半壁,奄奄一息。”
“至此,高毅再举王师,亲征燕云,奉天讨夏。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念完后,在场众人尽皆凛然,高毅拍手说道:
“好!”
“于卿,你写的这份北伐檄文,堪比十万雄兵!”
于明阳拱手说道:
“谢陛下!”
高策将檄文交给高毅,而高毅接过之后,将其递给了郑植,肃然说道:
“传朕的旨意,将此檄文誊抄印刷,传檄天下!”
郑植接过檄文,低头说道:
“奴才这就去办。”
郑植拿着檄文走出文渊阁。
高毅看向在场众人,正式任命道:
“朕离京后,一切国政交与太子,首辅张太初,国师袁玄机辅政。”
闻言,殿内众人拱手称是。
待高毅安排好一切,便让众人缓缓退下。
…………
明日就要出征了,高策自然要和父母妻子告别。
高策也安顿好了家里,他走之后,太孙府一应事宜,由太孙妃邓鸢做主。
这次卫寅会随高策出征,因此太孙府的防卫就交给了青檀。
当日夜,高策带着妻子邓鸢,来到了东宫。
钱灵蕴知道自己的儿子明日就要随军北上,儿行千里母担忧,她身为母亲,自然不希望儿子涉险,可她也明白,有些事情,高策必须去做。
于是,在当夜,钱灵蕴准备了丰盛的晚宴,为高策饯行。
晚宴上一团和气,未谈及分离之事,就这样,一家人开开心心,团团圆圆的吃完了这顿饭。
吃完饭后,邓鸢与钱灵蕴婆媳二人一起聊天,而高策却被高晟叫到了书房。
在书房里,父子二人相对而坐,一时无言。
这么多年,高策和高晟这对父子交往的方式,不是吵架,就是打闹,一般都是高策在前面跑,高晟在后面追。
此时此刻,这对父子冤家,倒不知说些什么了。
沉默良久,高晟看着自己的儿子,轻声说道:
“你随军北上后,要照顾好自己。”
高策点了点头,说道:
“爹,您放心吧!”
“江州之行,儿子不也挺过来了么。”
听闻此言,高晟脸上的表情微微一凝,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地说道:
“此次北伐,绝非你在江州经历过的那场小规模战斗可比,两者之间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