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策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以大燕之国力,分出三万精兵不成问题,关键是如何奇袭上都城。
对此,于明阳紧皱眉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一脸无奈的说道:
“这个……这个,臣对燕云十六州的地形不是很熟悉,实在是想不出好的出兵路线。”
闻言,高策笑了笑,打趣道:
“那你刚才给我说了一大堆,不相当于全是废话么!”
于明阳尴尬的挠了挠头。
见状,高策并没有责怪他,而是站起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柔声说道:
“你跟我走一趟。”
说罢,高策走出军帐,于明阳紧跟在他身后。
高策带着他来到了中军大帐,此时,卫寅正一脸严肃地守在帐外,仿佛一座雕塑般一动不动。而帐内只有法诩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书。
当他们进入大帐时,法诩听到了动静,抬起头来,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于明阳身上,然后又迅速转移到了高策身上,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亲切地问道:
“殿下怎么回来了。”
然而,高策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身将卫寅招呼过来,并下达了一道命令:
“去把岐国公、威远伯叫过来。”
“是!”卫寅恭敬地行了个礼,随后迅速离开了大帐。
看到这一幕,法诩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他焦急地问道:
“殿下,出什么事了?!”
高策轻轻地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地回答道:
“没出事!只是有件事情需要和你们商量一下。”
尽管法诩仍然感到困惑,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不多时,卫寅就将张羽和陈积给带了过来。
二人一进大帐就急忙问道:
“太孙殿下,出什么事了?!”
听到这二人和法诩说了一样的话,高策不禁笑了笑,然后说道:
“没出事!”
“就是想让你们听一听于大人对此战的看法。”
闻言,帐内的其余四人疑惑不解。
高策看着于明阳,笑着说道:
“把你刚才对我说的话,告诉他们吧。”
于明阳先是一愣,继而反应过来,拱手说道:
“是!”
紧接着,于明阳走到了帐内悬挂的地图旁,他一边指着地图,一边阐述自己的破局之策。
听他讲完后,除了高策以外的其余四人皆震惊不已,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燕夏两国的战争进行到如今的地步,一般人看来已经是陷入了僵局,就看哪一方国家实力雄厚,能够在这场消耗战中撑到最后。
打消耗战,大燕是不怕的,可关键是,即便这场消耗战大燕胜了,也必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此战之后,燕国必然要休养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元气,如此一来,天下不知何日才能重归一统。
于明阳提出的奇袭上都城这一策略,是一步险棋,无人能够想到,即便有人能想到,也不敢这样做。
可若是成了,国都被袭,燕州城下的夏军必然军心涣散,一旦军心涣散,任你有百万雄兵,也不过是一盘散沙,燕军便可轻松击溃夏军。
就这样,帐内安静了好一会,高策开口问道:
“你们觉得于明阳这个计策,可行否?!”
这时,法诩方才开口说道:
“怎么去呢?!”
一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在绕过这燕州,应州,朔州,云州,神不知鬼不觉的兵临上都城。
闻言,张羽、陈积和卫寅三人都默契地对视一眼后点点头,表示认同。他们深知出兵路线才是此计成败的关键因素。
高策盯着地图仔细研究,他知道从当前位置前往上都城,只有一条必经之路,就是穿越燕、应、朔、云这四个州的官道,但这条路明显不能走,因为北夏肯定会派兵严防死守。
突然,高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另一处——两座巍峨的山脉,一座名为大桓山,另一座名为坤临山。这两座大山犹如两道巨大的天然屏障,横亘在燕州城与上都城之间。
高策用手指指向那两座山脉,眉头紧锁,语气严肃地说:
“你们看,我们是否有可能派遣军队穿过这两座大山,直接抵达上都城下呢?”
张羽和陈积先是对视一眼,然后齐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