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大明宫外一片寂静,只余风吹动树梢的沙沙声。乾元殿内灯火通明,武则天独自坐在龙椅上,凝望着案上徐敬业递上的密报。她的眉心微皱,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敲,显得心事重重。宫中的暗流在这份密报的字里行间愈加显现,一股来自深宫之中的威胁逐渐轮廓清晰,却依旧隐藏在迷雾中。
此刻,宦官王伏轻步走进殿中,拱手禀报道:“陛下,太平公主求见。”
武则天抬眼,看向殿门外,片刻后道:“宣她进来。”
太平公主披着月色缓步而入,她的神情沉着,但眼中带着一丝担忧。走到母皇面前,她俯身行礼,道:“母皇,关于宫中之人的调查已有所进展,但目前所知的一切或许还不足以将这股暗流彻底揭开。”
武则天示意她坐下,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太平,这件事牵连甚广,必须慎重。任何细微的线索都可能成为撕开迷雾的关键,朕要你全力以赴,但务必小心,不能打草惊蛇。”
太平公主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坚定:“母皇请放心,太平定不负您的期望。”她停顿片刻,接着说道:“不过,女儿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些与嫔妃相关的蛛丝马迹,或许有助于母皇判断。”
武则天眉头微动,略显深沉地问道:“说来听听。”
太平公主从袖中取出一卷纸,递给武则天:“这是女儿近日从内侍的口中得来的线索,提及丽妃娘娘的贴身宫女与外界有些不明来往。这些宫女数次偷偷潜出宫外,和一些江湖人士接触,行为相当可疑。”
武则天展开那卷纸,目光快速扫过其中的内容。丽妃向来安分守己,性情温和,从不曾在朝政上表现出过多的兴趣,这让她在后宫中并不起眼。然而,她的贴身宫女竟与江湖中人勾连,这不免让人怀疑其背后是否藏有更多的秘密。
“丽妃……她或许比朕所想的更复杂。”武则天的语气中透着一丝冷意,“不过,单凭这些还不能断定她的立场。此事务必小心行事,朕不想打草惊蛇。你继续追查,任何新情况都立刻禀报。”
太平公主点头,随即又道:“母皇,还有一事,崔盛那边也有所突破。他在审讯中终于承认,背后有一股势力在暗中支持他,但他不敢透露更多,似乎十分畏惧那股力量。”
武则天闻言,冷笑一声:“看来,这幕后之人非比寻常,能让崔盛如此畏惧。徐敬业那边如何?”
太平公主答道:“徐大人正在深入调查,已经发现一些线索,但具体人物还未锁定。不过,他提到——裴相的府邸中似乎有些奇怪的动静。”
武则天的眼神微凝:“裴炎?”她陷入沉思,裴炎身为朝廷重臣,向来是中立的姿态,然而这种中立,往往意味着更深的盘算。她眼中的光芒愈发冰冷,若裴炎真的参与其中,那这次的叛乱背后必然还有更大的阴谋。
她缓缓开口:“传旨,让徐敬业加紧调查裴相府中的情况,不管背后牵涉到什么人,朕都要一查到底。”
太平公主点头应道,心中暗自为母皇的决断感到敬佩。在这场阴谋与暗流交织的局势下,武则天的冷静与果断无疑是大唐稳定的基石。
次日,太极殿内再度朝会,武则天坐在龙椅上,俯瞰群臣。群臣们虽面带恭敬,但内心都对近日宫中和朝中的动荡隐隐不安。昨日崔盛的下场历历在目,许多心怀鬼胎的人都在暗自提防,生怕被揪出。
武则天目光缓缓扫过群臣,片刻后,她的声音在殿内响起:“江南之乱余波未平,朕近日收到不少情报,发现仍有贼寇在暗中作祟,甚至有人勾结宫中内侍,妄图动摇朝廷根基。朕在此严正声明,任何胆敢与乱党勾结之人,朕绝不姑息!”
她的话音冷冽,犹如锋刃划过群臣的心间,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空气仿佛凝结。群臣纷纷低下头,唯恐与这场风波扯上关系。
而立于一侧的徐敬业,则站出一步,拱手禀道:“陛下,臣遵旨彻查此案,已有所进展。裴相府邸中,近日常有可疑人物出入,臣已派人盯紧,稍有异动,便立刻回禀。”
武则天微微颔首:“做得好,此事务必谨慎,宁可错过时机,也不可惊扰到幕后之人。”她停顿片刻,目光转向右相裴炎,声音平静但却带着无形的压迫感:“裴相,近日朝中动荡,你可有何见解?”
裴炎微微一怔,但旋即镇定下来,拱手回道:“启禀陛下,臣认为,江南叛乱之事虽已告一段落,但朝中之风不可不察。臣必当尽全力协助陛下,肃清不法之徒,以保大唐安宁。”
武则天淡淡一笑,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