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书籍、画册、戏曲等形式,宣传蹴鞠文化,制作蹴鞠赛事的宣传资料。
民间推广从事,四人,正五品。
深入民间,组织蹴鞠活动,在学堂、社区、集市等地开展蹴鞠表演、培训和比赛。
激发民众对蹴鞠的兴趣。
国际交流舍人,两人,正五品。
负责与周边国家或地区进行蹴鞠文化交流,组织对外赛事或访问活动。
不过,国际交流舍人这个职务估计是整个蹴鞠总署最清闲的闲职。
毕竟,大明周边已经没有其他国家了................
在大明推行普及的蹴鞠运动的正式官方名称应该是——新式蹴鞠。
因为,在朱由检的建议下。
新式蹴鞠以古代蹴鞠结合了后世足球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规则玩法。
老祖宗的精髓不能丢,创新也要有。
于是,新式蹴鞠便应运而生。
新式蹴鞠——场地采用现代球场的规格。
但两端的球门更换为高2米、宽3米的古代鞠室球门。
分别位于球场两端底线中央,距底线1米处。
球场中央设置一个圆形区域,直径10米,作为特殊的“蹴鞠圈”。
参赛每队上场11人,包括守门员、后卫、中场和前锋。
比赛设主裁判一人,助理裁判2人。
具体比赛规则是:上下半场各40分钟。
比赛开始前,双方队长在蹴鞠圈中央进行猜硬币决定开球权。
开球方一名球员将球踢向对方半场,比赛正式开始。
球整体越过对方鞠室的门线即为进球。
进球后由失球方在中场线中点开球继续比赛。
球员可以使用除手(守门员在规定区域内除外)以身体部位触球。
传球方式借鉴古代蹴鞠的技巧动作,如“肩背停球转身”等。
若成功做出特定古代蹴鞠技巧动作且连续传球5次以上。
可获得一次在鞠室前沿直接射门且对方守门员不得用手阻挡的机会。
特殊阶段(上下半场最后十分钟。)
进入蹴鞠圈:比赛进行到上下半场各30分钟时,进入特殊时段。
此时,双方球员需要努力将球带入蹴鞠圈。
在圈内可以使用古代蹴鞠的对抗规则,允许合理的身体碰撞和争抢。
但不能使用危险动作,如肘击、踢踹等。
得分规则:在蹴鞠圈内,一方球员将球踢入对方鞠室可获得2分。
若在圈内连续颠球十次以上且成功将球传出圈外。
可在鞠室前沿获得一次直接任意球机会。
若一方球员能在圈内控制球3分钟以上,可获得一次点球机会。
点球就在蹴鞠圈中央点进行。
守门员只能在鞠室门线移动防守。
若常规与特殊阶段结束后平局。
每队选派5名球员,依次在蹴鞠圈中央进行点球决胜,规则同特殊阶段的点球规则一致。
若5轮过后仍然平局。
则进入一对一决胜。
即一名球员在蹴鞠圈中央面对守门员射门,直至决出胜负。
另外就是比赛用球。
球壳由十二片皮子制成,采用密砌方式缝合,不露线角,做工精致。
材料以熟硝处理过的黄革为外皮材料。
内部以猪或牛的膀胱为球心,充气后外面再包以软牛皮。
新式蹴鞠既保留了一些古代蹴鞠的特色又融合了后世的新玩法。
朱由检对新式蹴鞠的玩法设计很是满意。
并特意让大明蹴鞠总署为自己派了个专门的皇家蹴鞠教习团队。
以便得空的时候练习一下新式蹴鞠。
既能作为休闲娱乐项目,又能锻炼身体。
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