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龄,你对此有何看法?”李二转而询问房玄龄,希望从更多角度审视韦羽的策略。
房玄龄微微欠身,若有所思道:“韦将军之策,确有独到之处。
利用精锐部队进行快速打击,既能节省兵力,又能迅速树立我大唐的威势,迫使大厥其他部落做出选择。
然而,此计关键在于情报的准确与行动的迅速,一旦有任何疏漏,可能适得其反,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李二点头,显然对房玄龄的谨慎态度表示理解。
他深知,在关于大厥的问题上,每一个决策都需慎之又慎。
“如晦,你一向擅长分析局势,你觉得韦羽的提议可行吗?”李二转而问杜如晦,希望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杜如晦轻抚长须,缓缓言道:“韦将军之计,确实大胆而巧妙。
但臣以为,还需考虑大厥内部的复杂情况。
吉利虽擒,但其影响力仍在,尤其是那些对可汗之位有野心的酋长,他们或许会成为我们行动的变数。
因此,在军事行动之前,应先通过外交手段,尽可能争取到这些酋长的中立或支持,以减少不必要的阻力。”
李二听后,眉头微蹙,显然在权衡各种利弊。
无论是军事还是外交,每一步都需谨慎布局,方能确保大唐的利益最大化。
他沉声片刻后,缓缓道:“诸卿,关于大厥之议,今日到此。
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在此期间,边疆防御不可松懈。”
“此外,”李二补充道,“朕希望诸位能加强合作,共同为大唐的贡献力量。大唐的未来,需要你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与智慧!”
李二说罢,望向众大臣,见到大家没有其他事需要启奏,便宣布退朝。
众臣纷纷退出大殿,各自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准备。
……
数日之后。
秋风吹,落叶纷飞,秦州天水城沉浸在一片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中。
在都督府邸那宏伟而庄严的大厅内,烛火摇曳,光影交错,映照出一幅幅浮现着笑意的面容。
柴绍与几名将领商量着大厥军撤退,吉利可汗被擒获之事。
“此次长安能够及时应对大厥入侵,一方面是陛下的英明,另一方面大将军也是功不可没。”一名年约四十,面带笑容的将领对柴绍说道,“大将军及时向朝廷送去大厥声东击西的策略,并派出一支军队驰援长安,实乃智勇双全,国之栋梁也。”
他的话语中带着由衷的敬佩。
柴绍谦逊地摆了摆手,微微一笑道:“此番胜利,非我一人之功。是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后方百姓全力支持,以及朝中各位同仁的通力合作所致。”
“末将听闻,擒获吉利可汗的人是我们秦州驰援长安的将士,大将军是否知道是何人?”一名较为年轻的将领好奇道。
“目前为止,我也不清楚,估计用不了多久诸位便知道。”柴绍面带笑容道,“不管是何人,那都是我大唐锐士!”
年轻的将领闻言,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似乎对那位神秘英雄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敬仰。
他拱手道:“大将军所言极是,能为我大唐立下如此赫赫战功者,必是英勇非凡之士。
末将也期待能早日知晓其英勇事迹,以之为榜样,激励我军士气。”
柴绍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将领,语气坚定而鼓舞人心:“诸位都是我秦州的精英,此次虽未直接参与擒获吉利可汗的战斗之中,但你们守护秦州,确保边地安稳,同样功勋卓着。
未来,无论是对抗外敌,还是维护边疆安宁,都需我等齐心协力,共筑大唐铁壁。”
“是,大将军!”众将领齐声应和,士气高昂。
就在这时,管家六叔匆匆步入大厅。
他对着柴绍躬身拱手:“禀报大将军,朝廷传旨官已到门外。”
柴绍猛地站起来,急忙说道:“快快迎接!”
他说着,大步走向门口。
其他将领见状,紧跟其后。
他们将传旨官迎进了大厅里面。
传旨官手持圣旨,面容庄重,站在大厅正前方。
他缓缓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
众人屏息凝神,只听传旨官继续念道:“霍国公、右卫大将军柴绍,现任秦州都督,智勇双全,忠心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