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马蹄疾驰而过的声响,魏渊这一队骑兵在朝阳的映衬下绝尘而去。
巳时初刻,南阳城外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最前方是三千名铁甲骑兵开道,这些头戴铁盔身披重甲满身杀气的精锐骑兵是杨嗣昌依重的部队——来自陕西的边军。而率领这支骑兵队伍的正是西北悍将,人称“贺疯子”的总兵贺人龙。
贺人龙身材高大,一脸的络腮胡子,他身披着青黑色的玄铁甲,外露的黑红色皮肤凸显出了他一身的骄横之气。贺人龙是万历年间的武进士出身,自崇祯初年开始便参与镇压流寇民变了。为人凶狠,作战悍勇,是杨嗣昌手下仅次于左良玉的猛将。
精锐骑兵之后便是一台十六人抬着的大轿,华丽的外饰与巨大的规模都让这轿子显得格外醒目。在轿子的两侧八面大红底色绣金的飞虎旗迎风招展显得霸气十足。而正中间一杆五丈高的黑色大旗上用金字写着‘督师辅臣’四个大字,更是说不出的威风凛凛。
紧跟着大轿后面的是五千名精锐步兵,他们个个腰间挎刀,后背上背着火铳,眼神中满是锐利,一看就知道是一直百战之师。
当这支队伍浩浩荡荡的开向南阳城之时,南阳知府邱懋素早早的便率领南阳城中的大小官员齐刷刷的站在城门口处等候了。
眼见队伍将至,邱懋素正想派人前去引导。可没想到从队伍中跃马冲出了一位传令的骑兵。
“传督师军令!邱知府以及南阳城中大小官员不必出城相迎,时下正是盗寇横行,务必各司其职已报国家。”
邱懋素听到传令军士的话自觉脸上无光,自己的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官大一级尚且能压死人,自己这个小小的知府在九省督师的面前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容不得邱懋素多想,即可他便下令遣散了城门口的众位南阳城官员,自己则灰溜溜的回到知府衙门内迎接。
这支八千人的军队并没有进城,杨嗣昌仅仅带着上百人骑马进了城。知府衙门内邱懋素刚刚行过礼,杨嗣昌便开口问道:
“邱知府,不知军粮筹备的如何了啊?”
这是杨嗣昌此行的第一目标,前线左良玉正在领兵围剿张献忠,军粮的供给很是吃紧,各地筹粮则成了他救火吧办法。
听了杨嗣昌的问话,邱懋素赶忙躬身回答:
“督师您安排的二十万石粮食已经全部征集到位了,下官已经装车完毕,随时可以运往前线。”
听说筹粮计划顺利完成,杨嗣昌一直板着的脸难得的露出了笑意。他今年虽然只有五十出头,但长期以来巨大的压力使得杨嗣昌的容貌要显得比常人衰老许多。
“嗯!好!邱知府筹粮得力,本督定会在剿灭张献忠后给圣上的奏疏中为你请功的。”
邱懋素听罢赶忙道:
“为圣上分忧,替大人办事这乃是下官应尽职责。又怎敢奢望嘉奖呢?”
“哈哈哈!邱知府不必如此,本督一向赏罚分明,有功之人我是不会忘记的。”
闲谈了几句之后,杨嗣昌摆了摆手说:
“邱知府,本督此番出巡已近半月。这南阳城我就不久留了,还望你日后继续竭诚为圣上尽忠。”
邱懋素一下子就听出了话外之音,看来前线的战事有些吃紧了。不然的话杨嗣昌也不可能亲自前往各地催粮,更不会在拿到粮草之后即刻就启程离开了。
“下官谨遵督师教诲!只是...”
“哦?邱知府还有什么事吗?”
“回禀督师大人,我南阳城中有两支团练...”
邱懋素并没有把话讲完,留下余地给领导是他多年来混迹官场的经验。
杨嗣昌这下子才想起了这南阳城中还有另外一件事需要他来决断呢!
“哈哈,是本督疏忽了。邱知府这就去安排吧,本督要在城中的校场内检阅他们。”
“属下遵命!”
看着急匆匆下去安排的邱懋素,贺人龙一脸不屑的与身旁的将领说道:
“区区团练士卒,也好意思劳烦督师大人检阅。也不怕被旁人笑掉了大牙,我看这姓邱的是想升官想疯了!”
贺人龙的音调不低,端坐于太师椅上的杨嗣昌也听到了。但是对于贺人龙的话其实他也是不置可否,两支由普通百姓拼凑、成立不足数月的团练部队。确实没什么好检阅的,能不把队伍走散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因此对于贺人龙的话他并没有训斥,而是轻描淡写的说道:
“哎!邱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