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
大太监吴江的公鸭嗓终于开始出声了,诸位大臣还是第一次觉得吴江的公鸭嗓如此动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感学识浅薄,精力有限,处理朝中诸事愈发力不从心,为此,朕深感惭愧,太祖昔日年逾七十,处理政事仍游刃有余,朕不如也,
为大明未来计,朕欲采纳曹国公之建言,建设内阁辅政,为朕分忧,为大明解难,特拟此旨,钦此。”
“万望陛下保重龙体,臣等定鼎力支持内阁。”
公鸭嗓音还未消散之际,黄子澄第一个跳出来唱起了高调,内定的首辅李景隆都没抢过他。
李景隆只觉身后有些异样,回头一看,果然撞上了三道鄙夷的目光,
李景隆不由得摇头苦笑,这个老同志不讲武德,圣旨还没宣读完就着急忙慌的接上了话。
诸位大臣听完第一封圣旨,都暗暗松了口气,名单还没暴露那便还有机会。
这些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好像都没听到创建内阁是李景隆提的建议,场中无一人看他。
很快,吴江清了清嗓子,不知从何处掏出了第二封圣旨,圣旨缓缓展开,众人的心也跟着缓缓上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户部右侍郎夏元吉品行端正,才德兼备,于国有功,加封夏元吉为建极殿大学士,入内阁参政,钦此。”
“臣夏元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
夏元吉的入阁让非黄子澄一脉的文官心情激动了起来,他们自认为猜想的没错,内阁不可能是黄子澄的一言堂,他们都有机会。
而六部尚书的眉头则是皱了起来,夏元吉与他们中间还差了个左侍郎,论官职和资历,夏元吉无论如何也排不到他们前面。
没容他们多想,吴江的声音便再次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魏国公徐辉祖文武兼备,忠心不二,功勋卓着,为表彰其功绩,特加封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议事,钦此。”
若说夏元吉入阁还说得过去,毕竟他是文臣且官至六部侍郎,可徐辉祖入阁就很不正常了,武将历来只有加文官官衔,并无加文官政权的先河。
“陛下,不可!”
练子宁第一个坐不住了,沉声道,“启奏陛下,内阁重臣需参政议政之人,徐辉祖是武勋,领兵打仗乃是天职,切不可因军功而加政权,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徐辉祖闻言脸色铁青,练子宁此言等于骑脸开大了,说他没读什么书,不配入阁,他有心反驳,奈何读的都是兵书,并不善言辞,气的他只能把坨子捏的绑紧。。。
“练子宁,你也是两朝老臣了,不知大明第一任左丞相就是魏国公徐辉祖的父亲中山王徐达?”
明初确实是有这么回事,老朱为防止李善长一家独大,便任命徐达为左丞相,李善长为右丞相,二人相互制衡。
作为四人组之一的齐泰也适时帮腔,“不错,中山王确实是我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一位左丞相,武勋从政早有先河,并无不可。”
练子宁脸色红一下白一下,老朱封徐达为左丞相是怎么回事大家心知肚明,可他却不能将其中潜规则点出,因此无法反驳,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他这下不止丢了面子,还丢了里子,不止入阁没成功还顺势得罪了武勋之首。
他不知道的是,朝堂中还有一双眼睛正冷冷的盯着他,那道目光的主人是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徐增寿此人可是个把亲情看的极重的主,而且他还胆子还很大,估计下朝后练子宁少不了一顿闷棍。
“魏国公,还不谢恩!”夏元吉轻扯了下徐辉祖的衣袖提醒道,
徐辉祖反应过来急忙下跪,“臣徐辉祖,领旨谢恩。”
“吴江,继续念”,朱允炆见反对声消失后,便开口催促吴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兵部尚书齐泰,为官多年,劳苦功高,深得太祖信任,朕念其功绩,特加封文华殿大学士,入内阁任次辅参政议事,钦此”
方孝孺愣了片刻,脸上自信的微笑也在慢慢消失,次辅之位他志在必得,如今冒出个齐泰夺了他的位置,他如何能服气,
“陛下,齐泰有才无德,不能担任次辅之位。”
龙椅上之上的朱允炆饶有兴致的看着满脸不服的方孝孺,嘴角挂起一丝莫名的笑意,
因为朝中诸臣李景隆早就替他分析过了,昔日就是因为他无脑信任黄子澄和方孝孺,才导致大明江山有倾覆之危,而这货还在恬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