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是两码事。
入驻飞云村的首要任务便是重筑飞龙关,重筑飞龙关势必涉及战略、经济、人口等势力敏感问题,无论与叶青关系如何好,自己终归是外人,这些隐秘还是不知道,晓得避嫌的好。
知晓王训的为人,徐庶和叶青还是选择提出来,自然不会没有准备,原涉只是附在其耳边稍稍说了几句,就见他神情大变,双目含怒,让身边人一阵发凉。
原涉给他说了什么,除了少数几个人,大部分都不知晓,但不用想也知道,原涉所说定然不是寻常话语,不然也不可能让王训有这般大的反应。
毫无疑问,王训最终还是选择了答应,不同的是,他将飞云村交由何彦处理,飞龙关交由李兴负责,自己则随叶青一同返回芷兰村,不知目的何为。
九华寨一役,叶青将冉源所铸之剑交予冉长青,其意不言而喻,好在冉长青也是食谱之人,虽然内心恼怒,但还是答应了下来,毕竟形式比人强。
如此,收服这位三胜徐昭谋士的同时,还获得了数十万百姓,加上本身原有的和最近收留的,芷兰村的人口赫然达到了一百一十余万,再加上飞云村的十五万,原本的三万士卒自然不够两地分配,扩军成为了重中之重。
首先采取扩军的是飞云村,因为夹在临江盟与燕山之间,居民又多为山越人,无论内外都有太多隐患,除了王训本部的两万人马镇守之外,叶青还额外增加了一万过来。
但这仍然不够,防宵小有余,成大事不足,不论是山越还是严韬来犯,仅仅靠这三万人,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了的。
鉴于这种情况,叶青征求徐庶等人的意见后,决定在飞云村就地征兵三万人,暂由何彦统领。
汉越虽是邻居,但无论是在生活饮食,还是宗教习俗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对于这支新兴部队,采取怎样的治理显得尤为关键,权衡之下,还是决定交由性格更为温顺且对山越文化有一定研究的何彦来统领。
这样下来,飞云村就有六万人驻守,就算不能做到坚如磐石,也决然不会出现一击即溃的情况。
腹背受敌的飞云村必须扩军,刚刚吸纳大量人口且与严韬对峙离石关的芷兰村同样也是如此。
芷兰村在这之前共有三万士兵,五千守备兵,艾山之战虽伤亡数千,但由于冉长青携本部兵马加入,所以这个缺口也很快得到了补充,甚至还有盈余。
四万兵马,一万驻扎飞云村,两万五镇守离石关,大本营仅有五千守备兵。
因为还尚属村落的原因,芷兰村并无修筑城墙的权利,就连门户离石关,也仅仅是依靠地理之优,简单的用巨石堆砌而成,由此可知,芷兰村的防务情况其实很严峻。
平时还好,与艾山无争,同处东山的势力因为距离原因,也一直没有正面冲突。
可现在不一样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九寨山越一战,芷兰村后发制人,赚足了好处与彩头,所以也成了各大势力的眼中钉或者香饽饽。
之所以还没有行动,一方面是战备尚未充足,一方面是等待汛期过去,留给芷兰村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来天。
可以预见,待汛期过后,又将会是一场新的风暴降临芷兰村,届时若过,东山一统,艾山也并非不可及。
同样的假如迈不过这个坎,迎接芷兰村的,也唯有毁灭一途。
二十天练一军,这近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且还是重头开始。
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