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嬷,见皇玛嬷没有任何的反应,便安心下来,接着便扬声道:“索额图、明珠!”
这一胖一瘦两个臣子当即下拜道:“奴才在。”
“与各部商议朕巡幸天津之事……”
……
虽然紫禁城内乱成了一锅粥,但北京的胡同里,旗人爷们还在该吃吃该喝喝,享受荣华快活,丝毫不知关外的剧变。
胡同门口,有一青年右手捏着核桃,左手提着鸟笼,一边走着,一边笑嘻嘻地朝着家里走去,穿着一对马褂,戴着虎皮帽,脚踩一双皮靴,打眼这么一瞧,嘿,那叫一个地地道道的旗人子弟。
来来往往,还给各个路过的行人打招呼,一会儿一个‘您吉祥’,一会儿一个‘忙着呢,去斗蛐蛐儿了’。
而周边饭馆茶楼的伙计招呼着生意,闲散的八旗子弟三五成群,喝着小酒,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现在的旗人子弟,已经换了一批,当年那些随着多尔衮入关的八旗铁骑要么老死,要么就在家里躺着喘气儿。
现在的旗人,大部分都是入关之后享福的旗人。
入关之后,关内的旗人生活过的那叫一个滋润,那叫一个美。
尤其是北京城里的八旗子弟,那小日子过得可别提多爽了,天天都是捏着核桃提着鸟笼,要么去吃饭喝茶、斗鸡撵狗,要么就去胡同里寻花问柳、吟诗作对,生活乐无边。
现在的八旗子弟让曾经的老八旗很失望,不少跟随着多尔衮入关的老八旗们都说这些八旗子弟现在坏的不学净学些好的,吃饭现在竟然还给钱了。
换爷们那时候,吃饭都不带给钱的,哪个汉人敢急眼,爷们上去就是一刀。
那刚出胡同遛鸟的青年旗人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忽然有一老包衣从胡同里匆忙钻出来,对着这年轻旗人窃窃私语了两句之后,那年轻旗人瞬间一惊,核桃都掉在了地上。
而很快,那年轻旗人便飞快朝着一个茶馆跑去,刚进了个包间,便大声嚷嚷道:“老少爷们们,大事不好了!听说那明军杀来了!”
“什么明军?是被咱们老祖宗十九副盔甲夺了天下的明朝吗?”
有一个旗人子弟吓了一跳,玉扳指都不小心磕了一下:“什么情况啊这是,绿营兵都怎么当的,难道还需要爷们出马吗?真是的,那些个汉人可真是没用,难怪会被咱们旗人取了天下!”
“不是南边,是从北边!”
那消息灵通的年轻旗人低声道:“我家大人说刚打进了山海关,皇上让安亲王挂帅,准备召集咱八旗的老少爷们,和明贼拼了!”
“而且,咱老祖宗不是十一副盔甲起家的吗?”
“不对吧,应该是十六副吧?”
“忘了多少,反正十几副吧。我说老少爷们们,都甭废话了,要是让明贼打进来,咱们可就全完了!”
那年轻旗人摇了摇头,全然忘记了努尔哈赤当年凭借的是十三副盔甲起兵,紧接着便道:“我家二叔刚从山海关逃回来,说那明军可残暴了!他们杀人不眨眼啊,杀了人还要把人脑袋砍下来堆在一起,还说什么‘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太可怕啦!咱爷们的辫子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怎么能轻易割辫子呢,孔圣人的画像都是有辫子的!咱们可是要听孔圣人话的!”
“是啊是啊,这辫子可不能割啊,这可是咱中原的老传统了!那明贼不留辫子,一看就是蛮夷之辈,进了城,说不准要跑马圈地,给咱爷们的财宝全抢了去、还把咱爷们们抓去当包衣奴才!”
“这也太野蛮了吧!”
“……”
八旗子弟们议论纷纷、同仇敌忾,发誓不让这些明贼得逞!
“安亲王正在征召咱们八旗子弟出征呢!咱爷们也是一个月骑两次马,也算是弓马娴熟,这就去马场挑一匹宝驹,随安王爷出征!”
“是极,我家那老爷子总说咱们这一代八旗远不如他那一代,神气什么呀?爷们也甭跟他废话,不就砍了几个明人吗?爷们这就去砍杀十个百个给我家老爷子看看,咱们旗人那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
所有的八旗子弟全都信心满满,并没有任何一个觉得自己会输给明军,甚至欢欣鼓舞,踊跃出征。
毕竟八旗兵自入关以来,胜率高得惊人,简直可以说是摧枯拉朽的终结了明廷和农民军的军队,这自然也给八旗子弟们了一些底气,觉得自己天下无双。
而北京兵营之中,正在召集八旗的安亲王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