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是长江最重要的支流之一,在古代极度依赖水运的背景下,常有“江淮河汉”的说法,指的就是长江、淮河、黄河和汉江,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
汉江从钟祥往下的流域河道逐渐收窄,河道开始变得蜿蜒曲折起来。
在这种水文条件下,并不适合水战。
所以湖广清军选择的是以陆路为主,水路为辅的进军策略。
明军自上游而来,当进入潜江段时,两岸的地形已经基本看不到山,放眼望去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这种地形是非常适合在陆地进行大规模兵团决战的。
对于要不要让步兵下船,王克和郝摇旗很是争论了一番。
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得到情报,知道了清军水陆并进的行军方式。
这样,他们就面临一个选择,如果一直待在船上,安全性固然会高一些,不过却无法和清军主力决战,这样就失去了这次作战的意义。
如果下船的话,在大平原上,明军无法像荆门时那样伏击清军,只能硬碰硬的大决战,战事顺利还好,战事不顺可能没多少军队能在平原地区成功逃命。
风险一下子就升高了,王克的意思是就在潜江扎营列阵迎战清军,还能做到以逸待劳。
而郝摇旗的想法则是坐船继续向下游而去,潜江离清军此时所在的沔阳已经不远,尽量能在水战中击败清军最好。
王克其实是可以理解郝摇旗的想法的,他们在夔东过惯了苦日子,这次出兵,几战下来已经赚到了不少,所以就想选择更稳妥的方法,做到落袋为安。
“郝将军,我军此时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清军此番大举来袭,自然是以全歼我军为目标,就算不选择决战,清军也不会放过我们,与其到时候疲于奔命,还不如放手一搏。”王克其实并不怕和清军决战,他有信心在野战中正面击败清军。
“王将军说的在理,是我有点患得患失了。”这个道理,郝摇旗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来说,怎么会不明白?说到底还是有一点赌徒心理,怕好不容易赢来的钱又一下全输了出去。
但是,他在仔细权衡了一番后,明白目前的局势确实和王克说的一样,和清军的决战已经难以避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也就收起了他那一点小心思,认真和王克讨论起在潜江决战的方案。
这一战和荆门时又不同,不论是沔阳、潜江还是钟祥,都地处于江汉平原地区,这里非常适合骑兵大规模作战,所以张长庚这次带来的武昌援军近五千人中有一半都是骑兵,其中包括五百正白旗满洲兵。
而王克他们这边,骑兵只有他带的一百余名亲兵,其余的都是步兵。
在平原地带步兵只有可能击溃骑兵,而不可能全歼骑兵,因为骑兵的机动性是步兵不具备的。
当然,王克也没有想过要全歼清军,只要击败他们,让他们没办法支援钟祥,他们目标就达成了。
他和郝摇旗制定的作战方案是,战场尽量选择在江岸,这样可以得到江上战船的炮火支援,王克已经把三门红夷大炮安装在了他的旗舰上。
至于岸上,仍然以王克的军队作为迎战清军的主力,尤其是以全火器装备的勇卫营作为绝对主力。
而半火器装备的霍山营则负责掩护两个侧翼的安全,李二虎的蕲州营战斗力比大部新兵组成的黄州营要高一些,所以由他们负责列密集长枪阵和清军短兵相接,而黄州营则作为战场预备队视情况投入战斗。
除了以上四个主战营,王克还将炮营安排给了刘大能指挥,他们手上的二十门虎蹲炮对敌人骑兵也有很大的威胁。
王克自己则带着亲兵在战场游走机动,偷袭清军薄弱部位。
郝摇旗的部队因为比王克他们更擅于水战,所以由他们留守在战船上,一方面负责提供火力支援,一方面随时做好接应王克部队上船的准备,当然,如果战事向着明军一边倒的发展,夔东军一样可以上岸痛打落水狗。
明军的布置基本完成,而他们这么大的动静当然不可能躲得过清军斥候的侦查。
张长庚在大军刚抵达沔阳没多久,就收到了从江陵县送过来的加急情报,他的夷陵和江陵援军已经全军覆没。
看到这个消息后,张长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他再三向前来报信的人确认后才不得不承认了这个事实。
当时他就有要一口老血喷出的感觉,他制定的三路援军计划,夷陵兵和江陵兵是他非常看重的一环,相比起黄州兵和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