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木布泰闭目坐在幽深的宫殿之中,大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她脸上跳动,勾勒出深深的疲惫。
她的思绪飘回到往昔,那时八旗铁骑金戈铁马,入关南下,如秋风扫落叶般,将大明江山搅得支离破碎,天下尽在满清的铁蹄之下。
可如今,形势却天翻地覆,清军在明军的凌厉攻势下丢盔弃甲,节节败退,曾经引以为傲的八旗精锐,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传哀家旨意,即刻筹备迁都事宜,三日后启程前往盛京!”
布木布泰猛地睁开眼睛,眸中闪过一丝决绝,尽管声音虚弱,却裹挟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嗻!”
索尼领命退下,脚步沉重。他心中清楚,这所谓的迁都,不过是一场狼狈的逃亡,曾经威风八面的大清,如今已如风中残烛,辉煌不再,颜面扫地。
消息一经传出,京城顿时乱作一团。
天空中阴云密布,压得人喘不过气,仿佛也在为这座古都的命运哀伤。
大街小巷,百姓们神色慌张,匆忙奔走。
富户们家中,奴仆们进进出出,忙着收拾金银细软,打算南迁躲避即将到来的兵祸,他们深知满人狗急跳墙时的疯狂,生怕成为被掠夺的对象;
普通百姓则拖家带口,在街头茫然四顾,不知何处才是安身之所,未来的路被恐惧和迷茫填满。
而在明军这边,王克站在营帐之外,望着北方,神色冷峻,目光如炬。
寒风呼啸,吹过他坚毅的脸庞,却吹不散他眼中的坚定。
他深知,清军虽已败退,但根基仍在,若不乘胜追击,一旦让他们稳住阵脚,必将卷土重来,后患无穷。
“传令各军,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清军重新组织防线之前,给予他们沉重打击!”
王克的声音低沉有力,在旷野中回荡。
刘大能、王天各、张猛等将领迅速领命,各自率领部队,如猛虎出山般,向着清军逃窜的方向疾驰而去。
明军士气高昂,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清军望风而逃。他们的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在宣告着胜利的到来。
在山东,郑成功的水师成功登陆后,与当地的反清势力会合,迅速向内陆推进。
郑成功身披战甲,屹立在军阵前方,眼神坚毅。他的军队装备精良,战术灵活,清军在他们面前节节败退。
每一场战斗,郑成功都亲自指挥,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的口号声响彻战场。
然而,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打下山东后,便一门心思经营地盘,稳扎稳打,生怕这到手的土地有失。
夔东军在川陕边境,凭借着熟悉的地形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山地战。
山峦连绵,云雾缭绕,夔东军战士们如鬼魅般穿梭其中,他们翻山越岭,不断袭击清军的补给线和据点。
清军在这复杂的地形中晕头转向,防不胜防,常常在睡梦中就被突袭,损失惨重。
李定国从湖广出发,一路向北,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深受百姓拥护。
百姓们箪食壶浆,纷纷加入他的队伍,为他提供粮草和情报。
李定国利用清军兵力分散的弱点,采用迂回包抄的战术,如同灵动的游龙,接连攻克清军的重要城池,捷报频传。
四方明军遥相呼应,清军被打得晕头转向,顾此失彼。短短数日,明军便收复了大片失地,兵锋直指北京。
此时的北京,城门紧闭,厚重的城门仿佛也无法阻挡即将到来的危机。
城墙上的清军士兵神色慌张,望着城外不知何时就会攻来的明军,心中充满了恐惧。
城内的官员们也乱作一团,争吵声此起彼伏,有的主张投降,以求保全性命;有的主张顽抗,妄图挽回大清的颜面,可一切都只是徒劳。
布木布泰坐在皇宫内,听着外面传来的嘈杂声,心中五味杂陈。
她想起了当年清军入关时的意气风发,马蹄扬起的尘土仿佛还在眼前,没想到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曾经的辉煌如梦幻泡影,一去不复返。
“太皇太后,明军不久就将兵临城下,京城危在旦夕,您快随老臣出城吧!”
索尼匆匆赶来,焦急地说道,声音中带着颤抖。
布木布泰缓缓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这座曾经辉煌的宫殿,眼中满是不舍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