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的天气总是冷的格外早。
不过十月下旬辽东已经变成银装素裹的世界了,雪来的不仅早还来的大。
得益于赵峥传授他们大炕的建造之法。
辽东百姓这个冬天过得还算舒适,就是太阳不出来,不太能进行室外活动了。
国营超市的各类棉衣、羽绒服成了整个大燕国最畅销的产品。
大燕王宫
“手冻的冰凉!这个天气批阅奏章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那些草原人日子更不好过了吧?”
赵峥感慨了一句。
怪不得高丽会放弃辽东把都城搬到平壤,平壤的纬度跟后世的京城差不多。
四季分明,冬季不像是辽东可以达到五个月之久。
内阁大学士彭春来奏报:“大王,巡城司奏报,昨日又发现七个醉酒后睡在雪地的百姓,其中一个手脚已经坏死了。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四个了。”
赵峥头痛:“又截肢一个酒蒙子?彭春来,你拟个禁酒令吧,时间就到三月好了。”
彭春来没有立马应诺,而是小心翼翼看向赵峥:“大王,民部杜尚书上奏建议大王将酒水酿造权收归国有。”
“收回国有?算了没这个必要!驳回去。”赵峥摇了摇头。
他知道杜腾的意思,再给国家找一门营收。
但是赵峥是看不上这点儿收入的。
酒水官方自然会酿造,不然收回来的粮食要是都放陈化了也可惜,不如拿出来酿成酒或者蒸馏成酒精用于医疗。
但是官方下场去抢夺酒水酿造权,根本没必要。
赵峥是不太禁私商的,只要你登记在册正常缴税。
历朝历代所谓重农抑商都是抑制私商,而非官商。
春秋时齐国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就是垄断盐、矿产、山林川泽的利益,只能由国家经营。
到了秦国商鞅更近一步提出一山泽。
这些无不是官方亲自下场搞垄断经营。
到今天其实也是如此。
所以所谓的重农抑商不过是抑制私商而已。
大燕自然延续“官山海”的经济策略,山林川泽、矿产尽归国有,不允许私人开采。
不过区区酒水就算了。
之所以下禁酒令是让这些人明白,这里不比大唐,10月份就算入冬了,而且冬季还格外漫长。
现在还没繁衍几代人呢,人口也是很宝贵的。
这边赵峥还在埋头处理政务时。
薛延陀已经磨刀霍霍,准备来大燕干一票大的。
无他,快活不下去了。
上半年李靖收拾完吐谷浑后,李世民本打算对薛延陀总兵的。
本来已经快整理好战备物资了。
结果李渊还是驾崩了。
这也导致对薛延陀的战事也缓了下来。
让本来已经瑟瑟发抖随时准备远遁的薛延陀放松了下来。
他们得知李渊驾崩后,简直是欢呼雀跃。
这意味着大唐至少三年内不会再大动刀兵,横在他们脖子上的利刃暂时被拿开了。
早知道从高丽灭国后,他们就战战兢兢的,生怕哪一天唐王一声令下,大军就奔着他们来了。
但是饶是大唐还没正式收拾他,薛延陀的日子也不好过,内部更是分歧不断。
大唐早就关了跟他们的互市贸易,与朝贡贸易。
他们现在盐、茶、铁器、各类工具,要么依靠自己供给,要么依靠走私商人。
现在过的很是艰难。
而且今年草原的雪来的特别早,8月初就降下了鹅毛大雪。
如今两个月过去,天气不仅没有好转,雪还下的越来越大,隐隐有演变成白灾的趋势。
部落里的牲畜已经没办法保证草料的供应了,不少牛羊只能屠宰做成肉干油脂。
真珠夷男看着帐内一片愁云惨雾,重重的把玻璃酒杯磕在酒案上。
“不能再坐以待毙了!我意往东而去,求一条活路,各位考虑一下吧。”
真珠夷男长子拔灼疑惑道:“往东?那不是燕国吗?”
“就是去燕国,辽东今年大丰收,只要抢到他们一个郡的存粮我们今年过冬也不会再为吃穿发愁了。”
乙失力迟疑道:“可汗,唐、燕为翁婿之国,我们若是发兵,大唐得知岂会坐视不理?况且燕国也不弱,倭奴国兴兵十万,都被做成了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