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大燕棉花再次大丰收。
棉花目前是大燕对大唐最畅销的出口物资。
看着“外汇”储备哗哗上涨,赵峥又喜又忧。
喜的是外贸真挣钱啊!
忧的是,老登看他这么挣钱估计会眼红,之前商量的共同经营西域的口头约定怕是老登会反悔。
从地缘上讲,大燕跟西域距离的太远了!
只有扫平薛延陀等一众游牧后,赵峥才有能力把兵派到西域。
这三年大燕人口虽然在飞速增长,但是爆发出生的人口至少还得15年才成年。
现在赵峥手里依旧只有不到三万兵,这是个真实世界,不是爆兵游戏。
大唐甘露殿
老登与房玄龄相对而坐。
今天李世民找房玄龄主要是想问问钱荒如何解决的问题。
这三年大唐彻底富裕起来了,经济增长几乎是飞跃式的。
哪怕大唐已经比往年多发行铜币了,经济却依旧处于严重的通缩状态。
再加上大燕就像是属貔貅的,光吃不拉,赚了大量的通宝,又不怎么从大唐进口物资。
而且大唐还得源源不断的从大燕的进口铜矿,这就导致大唐的物资与铜钱进一步外流。
现在就是房玄龄再善谋也没什么用,本质是缺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大唐本来就缺铜,虽然赵峥依靠后世的矿产地图给大唐提供了几处大型铜山的位置。
但是炼铜本身也是需要时间与成本的,目前的产出根本供应不上需要的流通量。
“玄龄,这棉花与白糖贸易一直从国内赚取大量的铜钱,现在市面上钱荒更严重了。今日多名大臣上奏,以为该试铸造大钱解决钱荒,玄龄以为如何?”
房玄龄内心冷笑,提出这些建议的人,都是别有用心之徒,就是全部抄家也没一个冤枉的。
房玄龄果断否决:“铸造大钱不可取,隐患颇多,陛下肯定也知之甚深。不如请燕王再帮忙寻几处铜矿,从根本上解决钱荒的问题。”
贞观年间是没有大钱的,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当十、当十五甚至当百的钱。
第一个当十的钱,首创于李治,大唐经过贞观治世,人口已经在持续爆发了。
人口、经济的极大增长,但是铸币又不能满足市场,发行大钱的尝试自然在预料之中。
所以他推行了乾封泉宝,但是李治很小气,乾封重宝的重量与开元通宝差不多,但是官方定价是可以当十通宝。
民间又不是傻子,纵使铸造精美,百姓依旧不买账,仅仅铸造八个月就宣告停止封存。
而且铸造这种大钱,实际也存在经济隐患,古代这种与本身价值不符货币,本质上就是在掠夺民间财富。
而且唐朝私铸钱币屡禁不绝,乾封年间的泉宝钱虽然发行日短,但是依旧造成了不良后果。
最后李治下诏自批:“采乾封之号,改铸新钱。静而思之,将为不可”。
房玄龄为宰相多年,经济之道肯定是懂的,发行大钱的危害自然能想明白。
李世民自然也明白,但是为什么还要提,无非是希望他能出个合适主意,并不是真打算发行大钱。
李世民状似不经意般问道:“如果像是大燕一样发行大燕的那种纸币呢?”
房玄龄心中一震,估计这才是陛下真正想问的东西。
估计陛下可能早有发行纸币的想法,只是心中还有顾虑,什么发行大钱都是幌子而已。
大燕的纸币,大唐自然也有流通,虽然流通的范围很小,但是朝臣都有见过,甚至有收藏过。
这种纸币的好处是水浸不烂、也很坚韧,不会轻易被撕坏,更重要的是仿制不了!
大唐私铸钱币一直是朝堂头疼的事情,如果改用无法仿制的纸币,不仅仅可以解决钱荒的问题,还能减少私钱对经济的影响。
但是这其中的风险也是很大!
这种纸币想必是燕王搞出来的,既然他能帮大唐搞出一套,自然也能搞出第二套,甚至无数套。
如果大唐与大燕交恶,大燕甚至可以只需要在大唐大量供应假币,就能让大唐经济崩溃!
这无疑是让人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
房玄龄想到这里,腹背都出了一层冷汗,跪地厉声道:“陛下,万万不可!铸币权只能掌握在国家手里,如今虽然私铸屡禁不绝,但是影响并不大,若是使用纸币,且铸造仰仗大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