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原本以为按照之前的安排,直接去宫中赴宴便是,没想到到了当天,居然又出了一个小插曲。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esp;&esp;呜呜呜,居然没有写到。那就明天继续。
&esp;&esp; 020 火凤凰
&esp;&esp;既然是八月十五的宫宴,那必定是要在晚上举办的。
&esp;&esp;当今皇上崇尚儒学、喜好读书,最爱弄这些风雅之事,整个人走的是妥妥的文艺风、学术范儿。
&esp;&esp;故此,弄个中秋赏月晚宴什么的,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esp;&esp;而且,他还很有那么几分超前于时代的“男女平等”的意思。
&esp;&esp;不但自己和大臣们在外头大殿要搞“中秋赏月赛诗会”,便就是京中权贵之家的女眷们,也得陪着太妃、皇后、各宫妃嫔等同赏月、共赋诗。
&esp;&esp;要不怎么说,连公主、郡主们都要给配几个伴读呢,这就是全民一起努力学习、共同快乐的意思。
&esp;&esp;学习使皇帝陛下快乐。皇帝陛下快乐,臣民们就都快乐……所以,这个中秋宫宴必须得大办。
&esp;&esp;不但大办,还得弄得风雅有趣。正好这次选中了几个京中权贵人家的小姑娘陪着公主郡主读书,那就索性一起请了来,也热闹热闹。
&esp;&esp;皇帝既然有了这么个想法,那么全京城的权贵之家少不了都要好好准备一番。听说有几家一连好几天都在满城寻找文采斐然的中秋诗稿,生怕自己或者是孩子在中秋宫宴上卡壳。
&esp;&esp;丢人现眼还是其次,万一触怒了皇帝,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天子一怒,血溅十步。皇帝要是生气了,他们轻则罢官,重则没命,可不是开玩笑的。
&esp;&esp;贾家跟甄太妃有亲,又跟戴权等几个地位不低的大太监有交情,自然早早就得了消息。
&esp;&esp;不过,贾母跟袁春都不想当那个太拔尖儿的——已经在选侍读的时候混成第一名了,再在中秋晚宴上大出风头,好似也不太好。
&esp;&esp;但是袁春是真的想要咸鱼,而贾母却觉得,就算袁春想要低调,也没有什么可能。
&esp;&esp;贾母管了一辈子家,看人的眼力那自然是很好的。她早就看出自家这个大孙女不是池中之物,就算是想要藏拙,恐怕也藏不住。
&esp;&esp;何况,以她们荣国府现在的地位,也没到必须要委屈藏拙的地步。
&esp;&esp;她上次见了甄太妃之后,就一直寻思着怎么帮袁春一把,但是这事儿都不能提前说,只看她找的人帮不帮得上忙了。
&esp;&esp;老太太一早起来,就得了个好消息,心中有了底,自然什么都不着急不着忙了。
&esp;&esp;她跟一早就来请安的袁春一起吃过了早膳,一边儿跟袁春坐着喝茶,一边儿气定神闲地听取管家媳妇对她和袁春今晚出门的安排。
&esp;&esp;王夫人照旧被她特别关照留在房里养胎,袁春入宫这事儿,她就干脆全权负责了——元丫头也怪可怜见儿的,每到关键时刻,她家那位太太就必定有事儿,老爷也是个不大靠得住的,这种时候能够依靠的,就只有她这个祖母了。
&esp;&esp;想起王夫人和贾政,老太太忽然有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看着袁春的眼神儿也愈发慈爱了起来。
&esp;&esp;她这么一弄,倒是把袁春给看的心里发毛,想着这老太太别是受了什么刺激,脑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才好。
&esp;&esp;祖孙两人慢悠悠地准备着当晚的中秋宫宴,因着贾母算是入宫的常客,很多流程规矩都是驾轻就熟的,原本也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准备的大事儿。
&esp;&esp;偏巧就这个时候,外头有人通传道:“王家大姑娘来了。”
&esp;&esp;袁春一愣,跟贾母对视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找到了些惊愕——是凤姐儿,她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esp;&esp;不过来都来了,也不能不让人进门来不是。
&esp;&esp;毕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