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不过倒不是因为不能一举灭了韩国,而是从咸阳得来的消息,王上下令要等到宫中方士到场之后才能动手攻破韩国都城。
&esp;&esp;近些年秦境粮食产量逐年上涨,特别是关内靠近郑国渠的地域,更是成为了肥沃之地,动用现在这些军队一段时间还是没问题的。
&esp;&esp;“方士李离见过王将军。”李离正是这次带着研究成果过来的方士,还有秦境内墨家巨子也来了。
&esp;&esp;此次新研究出的火炮是由方士与墨家共同完成,墨家负责了炮架等外部工作,方士则是完成了火药的调配。
&esp;&esp;不过初代火炮的外形看起来不怎么样,比起精致的秦剑来说,火炮算得上粗糙无一丝精致在里面,但是曾经见过火炮动静的人都不敢小瞧这武器。
&esp;&esp;“见过将军。”墨家巨子和王翦打了个招呼就打量着营帐内装饰,大致判断了一下这位将军的性格。
&esp;&esp;王翦脾气颇好地笑道:“两位可是带着火炮前来了?我数日前接到王上的旨意得知,火炮的研制已然成功。”
&esp;&esp;“可惜我带兵围困韩国时日已久,倒是没有来得及赶上火炮的 第八十五个国家意志
&esp;&esp;次日清晨王翦就来了李离和巨子的居所找人,他先是让站岗的军士通报了一声,李离听见外面的声音赶忙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esp;&esp;“王将军您来了啊,请进。”
&esp;&esp;李离在前面带路,带着王翦进入了营帐,营帐内还有一个人,正是墨家的巨子,他手上拿了一摞纸和一根碳条在写写画画。
&esp;&esp;王翦凑过去看了一眼,上面画着的似乎就是这次带过来的、被李离称之为火炮的东西,他随口问了一句:“这是在做什么?”
&esp;&esp;巨子就像是没听见王翦说话一般,继续皱着眉看着手中纸张,倒是李离伸手扯了扯王翦袖子,示意他和他去另一边坐着说话。
&esp;&esp;王翦跟着李离一起坐的离巨子远了一点,李离开口道:“其实送过来的只是几个试验品,巨子他说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研究火炮构造。”
&esp;&esp;“他一沉浸进去就这样,王将军见谅,见谅。”
&esp;&esp;李离这次来的任务倒是挺简单的,他们的火药配方没有问题,就是火炮的准头不太行还需要改进。
&esp;&esp;王翦摆摆手:“没事,那今天说好的试用,还试吗?”
&esp;&esp;李离扭头看了眼正在伏案绘图的巨子,想了想说道:“不如等下午阳光最好的时候吧,看的也能清楚一点。”
&esp;&esp;“行,我先下去安排,劳烦李方士等下提醒一下巨子了。”
&esp;&esp;“没问题,您实在是太客气了。”
&esp;&esp;“应该的,李方士和巨子千里迢迢送东西过来,也是为了大秦。”
&esp;&esp;王翦和李离交代了一声,走了出去,他打算先叫几个亲信,按照李离带来的单子对照一下带来的东西。
&esp;&esp;“你们几个跟我一起,你去把昨天李方士带来的册子取来。”
&esp;&esp;“诺。”
&esp;&esp;王翦身边的几个亲信各自散去,留下的几个和他一起前往了存放火炮的营帐,他离开咸阳的时候,还未曾见过这武器,没想到只是月余,火炮就从图纸变成了实物。
&esp;&esp;一路走在军营中,四周时不时经过巡逻的士兵,大约走了不到十分钟,他们就到了专门存放火炮的营帐。
&esp;&esp;王翦率先走了进去,一眼就看见了营帐内摆放的火炮,这火炮几乎有一人高,下面是像战车一样的底座,不过比起他平时站立的车架,这车架要小一些。
&esp;&esp;他绕着火炮走了一圈,大致明白了底下的车架是为了什么,应该是为了运输方便,不然这么巨大的铁器沉重无比,想要运输实在是困难。
&esp;&esp;伸手触碰炮管,冰凉粗糙的手感,材质倒是和他们用的剑器很是相似,应是咸阳工匠以钢铁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