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魏淮昭见军中暂无要事,又想起了那提着狸奴灯的姑娘,于是独自去了城中。
&esp;&esp;从入城起,认出他的百姓都在笑着与他打招呼。
&esp;&esp;此处边关城池,百姓最信赖的就是魏家人与大凌军了。
&esp;&esp;见他经过,百姓都将手边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塞了过来。若非魏淮昭拒绝,手里怕是早就拿不住了。
&esp;&esp;此处地界以前常受胡人骚扰,有些贫瘠,与京城更是无法相比。
&esp;&esp;但今夜也有几家门前挂起简易的花灯,多少有了几分上元节的气氛。
&esp;&esp;魏淮昭在路边看到了一个会做灯笼的手艺人。
&esp;&esp;那人拎了张矮凳坐在角落里,边上围坐着几个孩子。他手把手地在教扎花灯,孩子们也都学得很认真,还时不时传出笑声。
&esp;&esp;魏淮昭在旁看了一会儿后,便也坐到了孩子们身旁,一起学着扎。
&esp;&esp;手艺人教的是简单的样式,他跟着步骤做下来,还真亲手糊出了一盏小小花灯。
&esp;&esp;只是一开始还没掌握要领时,不少地方做的歪歪扭扭的。
&esp;&esp;魏淮昭拿起来摆弄着瞧了瞧,不禁笑了起来。
&esp;&esp;不太好看,他可送不出手。
&esp;&esp;何况离京路途之遥,真送回去怕是连骨架都坏了。
&esp;&esp;在他做灯笼时,就察觉到身旁一个孩子始终在盯着他瞧,于是笑着将花灯送给了他。
&esp;&esp;小男孩眼睛一亮,紧张地接了过来,激动道:“谢谢少将军!等我长大了,也想跟着您去打仗,杀敌保护爹娘。”
&esp;&esp;魏淮昭伸手在他脑袋上揉了一把。
&esp;&esp;“别想了。等这场战事结束,你以后就无仗可打了。”
&esp;&esp;正说着,忽听一阵马蹄声传了过来。
&esp;&esp;传信兵士在看见他后勒停下马,上前附耳几句。
&esp;&esp;魏淮昭神色一凛,当即翻身跨上兵士牵来的战马,往城外疾驰而去。
&esp;&esp;
&esp;&esp;因去年去了澄山, 楚筠倒是有些忘了京城的夏日。待热气渐盛,她每日都忍不住要用上一碗冰镇汤饮,好降降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