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都市言情 > 直播之从香菇开始的科普 > 第145章 桂花的那些事2

第145章 桂花的那些事2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魔教大佬给我当狗那些事 游戏异界?异界游戏! 打工人疯狂快穿 帝魂重生中华崛起之路 东邪物语 重生之系统给了我十亿元 我在深圳逆袭暴富那些年 轻挽 归燕照我渡沧州 一键查询精神状态[无限] [文野]非人类养成剧本组日常 恋爱脑?她电打整个修仙界 窗外有一棵病梧桐 黑寡妇伪装绿茶白莲后carry全场 都说了我是专业的![赛博] 歪打正着我攻略了宿敌 清冷权臣为妖妃折节 重生后,雄虫逃婚了 清冷王爷他步步紧逼 白月光他盛世美颜[快穿]

康强也有点惊讶,李清照这几句他一时间也没想起来,但是回忆一下就知道了。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康强笑着将诗给补充了,而好在苦思冥想的网友们纷纷兴致高涨的刷起了弹幕,重复这几句诗。

康强笑了笑,继续说道:“另外大家说到桂,常常会和月宫串联在一起。

西汉时期,桂花作为珍稀名木,多以贡品的形式植于帝王宫苑。

像汉高祖刘邦的臣下萧何曾在今陕西汉中南郑圣水寺内亲手种下一株金桂,2200多年过去了,如今这株汉桂树干需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一年可以开两次花。

而月宫中有桂树的传说也是由来甚久,在《淮南子》中便引用道:月中有桂树。

由此可见在两汉时期,月中之桂的说法已经初见雏形。

而在南北朝的乐府诗中可以看到不少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如《东飞伯劳歌》中的: 南窗北墉桂月光。

诗人直接将桂树指代月亮,可以说就连桂花的传说都开始浪漫起来。

而王嘉在《拾遗记》中写道:不逾一年,王母果至。与昭王游于燧林之下,说炎帝钻火之术,取绿桂之膏,燃以照夜,忽有飞蛾衔火,状如丹雀,来拂于桂膏之上……

可以看出这时的桂花已经是陪伴在王母娘娘身边的神树了。

而有趣的是,现在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作者大都为南方人,而较早时期北方作家咏月 , 很少见到将桂与月牵涉一起的现象。

因而也有人推断月宫之桂的传说其源头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外扩张。

后面到了唐代,无论是在诗文还是传奇小说中,吴刚伐桂的故事在民间喷井式地爆发出来。

这一传说故事是基于月宫之桂的衍生版本。

原文是唐朝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释氏书言,须弥山南面有阎扶树,月过,树影入月中。

所以这时,吴刚伐桂的故事已经初具雏形。

像这个版本就是相传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时期河西人吴刚因为修习仙法时不遵道规,被仙家罚至月宫中伐桂。

并承诺吴刚只有将这棵桂树砍倒才能回家,可是大家也知道,月宫中的这棵桂树随砍随合,无论吴刚如何努力,不要说是砍倒,便是一个口子在桂树身上都不曾留下。

于是就这样千万年过去了,吴刚还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期望可以早日归家,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

相传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能在桂树下稍事休息,饮一杯桂花酒,遥望家乡,这也有了中秋望月的说法。

所以受到了这则传说普及的影响,在盛唐时期的诗作中,诗人也越来越多地将月下桂和仙宫这样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如刘商在《乌夜啼》中所述:月中有桂树,日中有伴侣。何不上天去,一声啼到曙。

以及李白的《古朗月行》: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圆。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盛唐时期有关月宫的神话故事中桂树、嫦娥、玉兔等元素均已发展完全。

人们通过这芳香浓郁的桂花,遥遥对月,饮一杯桂花酿,以寄托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

[点击说你呢:原来吴刚折桂是唐朝时候才出现的啊。]

[死谁叫你:说到吴刚我就想起十万个冷笑话的,太毁了(捂脸)]

[点击说你呢:所以说隋唐以后,桂花被广泛栽培,到宋代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从私到公的过程啊。]

[点击说你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汉朝到宋朝都过了千年了,这时候百姓才普遍种桂花。]

康强笑了笑:“其实不单是唐宋时的诗人,桂花的粉丝圈可以说是格外庞大,就像明清两代的皇帝,几乎都对桂花有着难以割舍的迷恋。

明朝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就是桂花的粉丝。

他曾命人在万岁山广植桂花树,每到丹桂飘香的时候,他就会登万岁山赏桂。

据明史记载:宣德九年九月初一日,宣德皇帝率百官到万岁山登高赏桂,并即兴赋诗。

而清朝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就更会享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笑东宫 山河故里 闪婚后,楚少又欲又野 你肯定是喜欢我+番外 神性吃鸡 都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