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自然是指的裴谦弈,程珞侧过身去打量镜子里的自己,“其实,聚会他也会去啦。”
“原来你们是高三同学啊,”夏北静若有所思,“那一年的经历,的确很难忘。”
程珞点头,“嗯,我们从高一到高三,一直都在一个班。”
“这么有缘分啊,咱们读书就相差一年,那时候高二还要分文理科吧。说起来我最喜欢的是我高一那个班。”夏北静踩着瓷砖上的阳光剪影,一路走到厨房去,声音拉扯得有些远,“后来有些地区开始实行新政策,好像是除了语数英以外再选三个科目。那岂不是要搞走班制?我也记不太清楚了,过年的时候听我远方表妹提了一嘴。”
“你还是比较喜欢固定班级,从早到晚都在同一间教室,一起上课的感觉吧?”程珞将窗帘再次拉上,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换下裙子。
“对啊,记忆里的中学同窗岁月,就应该是那样的吧。”夏北静想了想,“班主任不在,教室里就总有小动静。会有一个字写得很漂亮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一天的课表,不同的老师一个个走进来,每上完一节课我都觉得很高兴。”
程珞走到客厅,也跟着她一起回忆起来,“整个白天都呆在学校,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就会往抽屉里塞很多东西,桌面也一定要得到充分利用。课间趴在桌子上睡觉,抬头时,看见的全是眼熟的面孔来往穿梭。要是老师严厉一点,还不许别的班的同学进教室。”
“那时候老师总说,把教室当成第二个家。除却那些青春期的烦恼,比如考试成绩什么的,教室的确很令人安心,自己的桌椅就像是一座堡垒。”
“对嘛,如果让我一天上课在不同教室跑来跑去,我岂不是有好多个临时的家?这和大学生活也差不多了。”夏北静捏了一下耳垂,看向窗外,“不过,也有孩子会高兴自己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吧。”
“一想到和表妹聊起高中生活,我们的内容可能会有偏差,我就觉得有点恍如隔世,明明我们也没差多少岁。”她又道,“这叫什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我年纪轻轻就可以说这种话了。”
程珞轻笑,似是想起什么,“又要高考了呢。”
“对哦,到六月了。”夏北静拿出手机搜了一下,“高考时间依旧是在六月初,而且第一天必定讨论语文作文,这点倒是暂且没变。”
两人絮絮聊了会天,时间推移到下午四点半。
“项链谢啦,”夏北静将首饰盒小心放进包里,与程珞告别,“那我就回家了。我突然想去翻翻青春校园小说,初中时候买的没舍得扔,搬家还一直带着,估计灰都生了两米厚了。”
夏北静这么一说,程珞想起来自己也有。她匆匆定居于此,某个房间还未曾整理过,许多东西都留在了那个门锁已换的家里。
“我和你一起下去,刚好要买点菜。”程珞摇了摇手中的钥匙。
目送着夏北静走向公交站牌,她转过身,懒散地沿着地上的白线走,大概是哪个孩子用粉笔画的。
周五了,晚餐做丰盛一点,犒劳一下自己吧。
正思考着那些食材去哪些摊位买,有人在身后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小程,今天工作忙完了?”
赵姐提着一只印花棉麻购物袋,头发盘起,人显得清爽,面色也高兴。
程珞点头,“对呀,您这是去买东西?”
“我儿子快放暑假了,他那大学离得远,一整个学期也就寒暑假回来,想着家里多买点东西。立交桥那边不是有个特大超市,刚好今天搞全场促销活动。什么粮米油盐,海鲜牛排的,全都特价。”
她一边说,一边按亮手机看了一眼,“你看,现在这个时间,赶过去大概五点。好多人肯定都晚上去,我就避开,排队也少等一会儿。”
赵姐口中说的那个特大超市,程珞也有所耳闻,前不久去看过一次。超市环境极好,商品种类也丰富,主打各类国内外新鲜食材,就是价格上稍微有些贵。
程珞没怎么犹豫,开心道,“那我也一起去吧。”
上次那个员工阿姨还小声提醒她,超市定期会搞打折活动。她也没怎么关注资讯,今天实在是赶巧,就让她碰上了。
“那行,咱们一起。看你什么也没带,分你一个环保袋。”赵姐将手伸进印花袋,又掏出来另一个折叠好的米白色袋子。
“谢谢赵姐!”程珞笑着接过,瞥见不远处似有一辆眼熟的公交车。两人一阵小跑,刚好赶上,途经两个站便抵达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