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组的秘书登记了大家的抽签顺序,又将前面几位同学的论文收走。几位教授接水去了,叮嘱了一句等他们回来就开始。
程珞给裴谦弈发去消息,他应该刚到校门口。
“估计你要加快一点速度了,我要第一个上台。”
她将ppt拷到电脑里,点开第一页,教授们陆陆续续坐回位置,翻开了她的纸质版论文。
还有最后一分钟。
程珞与各位教授对视一眼,正欲开始,却见教室前门闪过一个身影。
“哦?看错了,还以为是后门呢。”一道愉悦又和蔼的声音响起。
门外的人正是学校校长,为人亲切,大家都说他是个风趣幽默的小老头。
戴方框眼镜的教授立即向程珞说了句,“同学,你先等一下啊。”
程珞点头,心知校长可能要来这间教室,教授们是想等他落座再正式开始。
事实上,不仅仅是校长,她隐约看到,前门陆陆续续又走过去五六个人。很快,教室后门也被推开了。
程珞不由得暗叹自己的运气,先是抽到第一个上台,紧接着又碰上校长带人来检查,先前还算平和的心态顿时有点微妙的紧张。
校长率先走进,当即收获问候声一片,他乐呵呵地摆摆手,“不用管我,你们讲你们的。”
然后是三四个穿衬衫的男人,比校长年轻一些,但估摸着也有四五十岁,还都有些小肚子,气质确实挺像领导的。
不过,接下来走进来的这个人,倒是身材很好,神采奕奕,有种中年男子难得的儒雅帅气。他径直走到校长旁边坐下了,又与他耳语两句,应该是关系熟络。
眼见着领导们都坐下了,大家便把目光收回,齐刷刷看向程珞。
须臾之间,她瞥见掩着的后门又被推开。
一抹清新的薄荷绿色晃过,来者身材笔挺,侧脸俊朗,忽地扭头看向她,眸中染笑。
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男朋友。
裴谦弈向前走了几步,坐到教室最后一排的正中间,与她做口型,“加油。”
他来得静谧,除她之外,几乎无人注意到。
后窗的帘布敞开着,阳光透过玻璃,恰巧打在他坐的那个座位上。裴谦弈单手托腮,姿态放松,目光却认真。
教室很大,两人遥遥相望,程珞心中忽地就安定下来,向面前的教授露出微笑。
她的讲解自然流畅,随着ppt跳到最后的感谢页,在座的同学很捧场地鼓起掌来。
按理来说这个环节是默认不需要的,时间有限,教授们听完后对视一眼就轮流提问。只不过她是第一个,所有同学都没有离开,想要看一遍流程,便礼貌性地给了她一个特殊待遇。
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裴谦弈弯着唇,悄悄把手举得很高,似乎这样就能将掌声传递得更清晰一些。
校长还是一如既往地和蔼,声音不大不小地说了句,“嗯,这个同学说得不错。”
第一个教授提的问题很专业,大概是运气守恒,这回她幸运了一把,落入耳中的全是她专门找资料背过的内容,回答得很顺利。
至于另外两人,重点落在她的论文本身,既然是她一个一个字写出来的东西,倒也熟稔于心,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
提问环节结束,三位教授需要填一份详细的多维度打分表。答辩秘书先前告知过他们,时间不会太久,大家在台上站一分钟左右,等答辩组长点头,再表示感谢就行。
答辩的基本流程已经走完,程珞心中一阵轻松,浑身舒畅。
关于论文的内容可以暂且放下,她看向裴谦弈,理所应当地走了一会儿神。
上高中时,程珞总是很喜欢她和裴谦弈隔着讲台对视的感觉。
同学们会有很多上台的机会,譬如语文课和英语课都要做课前展示。大家讲得五花八门,向大家介绍喜欢的音乐、书籍、影视作品,或是分享某一次旅行与难忘的体验。
站在台上的人视野开阔,目光毫无顾忌地流转跳跃,总是倾向于寻找熟知之人的眼睛。
他们一起同班了三年,没有错过彼此的任何一次展示。教室里有那么多人,他们当然默契地偏心,目光落在彼此身上的时间最多。
做彼此最认真的那位听众,欣赏彼此热爱着的世界,哪怕目光交融在其他人的视线里,掌声也淹没在其他人的称赞里,偏偏就是独一无二。
到了大学,程珞还是有不少走向讲台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