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都面前,神州边陲的南市真的是个“小城”。
这座拥有七百万常住人口的南市“小城”,是桂省的首府。
但南市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存在感却极低,远远比不上山水秀甲天下的桂市和工业城市柳城。
南市是神州电动车之都。
南市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电动车,是这座城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灵活便捷,是南市人主要的交通工具。
每逢上下班高峰期,车水马龙之间,电动车的“流云线”十分曼妙。
在南市流行着这么一句有趣的调侃:“南市是一座没有电瓶车就守护不住爱情,有了电瓶车守护不住电瓶的城市。”
“一辈子都不打工”的“窃·格瓦拉”就是南市下属县城的小伙。
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将南市分成南北两岸的邕(yong)江是南市的母亲河,南市因它而古称“邕城”。
1324年,元朝将邕城命名为“南市路”(路是地方建制的等级名称,相当于后来的府),取“南疆安宁”之意,南市的称谓从此开始。
南市地处北回归线,气候温润,夏天最热的7、8月均温也只有28c,冬天需要穿棉衣棉裤的冷天也不过是二十天。
温润的气候使这里百草丰茂,郭沫若曾为此题词:“半城绿树半城楼”,因此南市又称“绿城”。
穿梭在南市街头,既有绿树乔木沿途庇荫,又有繁花夹道。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惬意休闲。
相比于魔都的热闹繁华,南市无疑更加宁静祥和。
这里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也没有那么快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一切都显得那么慢悠悠的,就像一首舒缓的民谣,让人感到放松和舒适。
……
蒙毓秀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市女孩。
祖辈吃公家饭,父辈经商做生意,父母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十多年家里勉强小康,然后一朝拆迁就致富了——
然而也只是致富,并不是暴富。
毕竟南市又不是江浙或北上广深等大城,拆迁补偿标准没有那么夸张。
家里拆迁致富后,还在读初中的蒙毓秀偷偷松了口气。
像许多贪玩的同龄女孩一样,蒙毓秀一看书就犯困,一上课就走神。
让她在教室里正襟危坐,就像坐牢般痛苦。
蒙毓秀觉得自己不爱学习,也根本没有学习天赋。
为此她一直很担心。
担心自己的未来像父母、老师们经常教训的那样可怜:
“女娃子读书不用心,以后就只能嫁人靠夫家,看夫家脸色过日子。
要是没有好人家嫁,可能就得卖红薯或捡垃圾养活自己了。”
但家里拆迁致富后,蒙毓秀就再也不担心了。
最最大不了,无非就是不嫁人,也不捡垃圾,不卖红薯,就赖着老爸老妈——
反正拆迁款算人头的,本来就有自己一份,父母都收了,权当自己是预交了食宿费了。
当然,这想法蒙毓秀是决不敢跟长辈们说的,否则不挨打死才怪。
偷偷松了一口气的女孩于是更没有了学习的被动压力,学习成绩稳步倒退。
中考不出意外掉了线,但家里凭借本地人七拐八拐的关系和塞了一大笔钱,还是让蒙毓秀进了南市排名前几的高中读书。
蒙毓秀看着平时要强的父母这么一番又赔笑脸、又送礼物又想尽办法塞钱的低人姿态,自然明白他们都是为了自己才会如此。
女孩心生悔意,决定痛改前非,努力读书。
但是她这个择校生初中落下的基础太多,在所读班级中几乎就是吊车尾的存在,自信心难免受到精英学霸同学们的无意识持续伤害和打击——
蒙毓秀最后还是考上了南市的一所二本大学,也算没有太辱没家里的辛苦和期望。
很多同龄人大学都想离开家乡越远越好,去外面看看玩玩又嗨又自由,蒙毓秀就喜欢待在南市。
她最爱的亲人,她最好的朋友们,她最喜欢吃的东西,她最习惯消愁的地方,她最快乐的回忆……都在这座安静而热烈的南市。
蒙毓秀记忆里南市的春夏秋季,是处处飘荡着果香的季节。
从小溪里捞起浸凉的西瓜,一刀下去,清甜的凉气就扑面而来……
水蜜桃3元1斤,芒果3元1斤,李子4元1斤,还有菠萝蜜,山竹,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