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了宁都没有回来,出现了许多的空缺,需要新君登基之后才能补缺。
现在当务之急便是让新君尽快登基临位,以稳定朝纲民心。只是这才奔波回来,百官都是无精打采,董皇后也不好让他们今天举行朝会,确定新君登基事宜。
于是便下懿旨,着百官明日朝会上议定此事。
如此一来,就有了一天的时间,给两位皇子去运作,靠拢各位朝臣。
赵静鹏受赵贵妃全权委托,不断出入各位官家府邸,还一一拜访了梁都城中的各大世家。
这些人中,赵静鹏最重视的便是时任中书令的张廷玉。在林相被杀,林家被抄没后,张廷玉隐隐地成为了魏国朝堂的文官之首。
现在作为武官之首的方御守明显站在二皇子那边,赵静鹏自然要为外甥拉到一个地位不比方御守差的助力。
“张相,现在继承大统的人员不是大皇子就是二皇子,而我今日前来就是希望张相在明日的朝会上可以支持大皇子继承皇位。现在形势动荡,需要一个持重之人带领我大魏尽快稳定下来。大皇子年长,性格稳重,继承皇位后即可理政,不像二皇子年幼,即使现在登基估计也无法亲政。”
“二皇子是皇嫡子,自古就有立嫡的规矩。”
“大皇子虽不是正宫皇后所出,但其母是先帝册封的皇贵妃,位份几乎与皇后无差,就不能说大皇子就是庶出,而且大皇子还是先帝长子。古也有立长之先例。”
“虽说如此,但总归在名义上,二皇子更加合适一些。”
“张相虽已贵为中书令,但你东海张家在朝中力量一直薄弱。如果张相愿意支持大皇子,等大皇子获得皇位后,那些补缺可以着重考虑东海张家。”
之前什么名义都是虚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赵静鹏拉拢张廷玉的关键。
张廷玉对赵静鹏给出的条件,反应并不大,显然没有达到让他心动的程度。
“大皇子登基后可以把东海盐铁生意交给东海张家。”赵静鹏再次加大筹码。
这次张廷玉脸上出现了意动的表情,“我张家还要盐铁转运使的位子。”
“可以。”
只要张廷玉可以支持大皇子,他提的这些条件都不是问题。
谈妥了中书令,赵静鹏心中信心大增,再次前往下一个官员的府邸。
以利益作诱饵,赵静鹏一天之内拉拢了许多官员和世家。
而二皇子那边的情况如何?赵静鹏派人打听了,却是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消息,就像是二皇子和董皇后没有拉拢百官的行为。
赵静鹏可不会觉得二皇子什么也不做,就等着明日朝会上的朝议。
如果二皇子有些动静,赵静鹏倒会心安一些,可如今这般未知,是让他最担心的。不知道对方做了什么,就无法做出应对。
怀揣着些许不安,赵静鹏将情况告知大皇子以及赵贵妃,然后等待朝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