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烂额,恰逢此次展示会,便欲前来寻求良策。
林羽与苏瑶偶然间遇到了遣唐使,林羽直言不讳:“文化交融,如在悬崖边行走,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日本有自身之美,如和歌、茶道,当取大唐之长,结合国情,方能两全。”
遣唐使们听后,若有所思,眼中燃起希望之光,对林羽的见解深表钦佩。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文化交流的喜悦中时,一场风暴悄然降临。
长安城中,部分大唐的子民对番邦文化融合之事极为不满,认为番邦文化粗俗简陋,与大唐文化融合乃是大唐之耻。
流言蜚语纷纷传开,如瘟疫般迅速蔓延。
城中人心惶惶,不安的情绪逐渐弥漫开来。
李勉得知后,心急如焚,立刻下令追查源头。
他亲自深入市井,苦口婆心地劝说:“乡亲们,大唐之伟大,在于包容。昔日胡风入汉,未损大汉威名,反使文化繁荣。今番邦文化亦有可取,融合乃共荣之道,绝非自辱!”
可即便如此,仍有顽固势力不肯罢休。
他们勾结保守官员,联名上书朝廷,请求停止文化融合之举。
此事惊动了圣上,朝堂之上,群臣激辩,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
李勉率领支持文化融合的大臣们,力陈融合的种种益处,言辞慷慨激昂。
御史大夫王彦则率领反对派,坚决拒绝,声称此举违背祖制,会扰乱国家的根基。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得面红耳赤,朝堂之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圣上在龙椅上,神情凝重,权衡再三之后,终于降下旨意:文化融合可继续,但务必谨慎。令李勉精研各国文化,择优而取;令地方官员安抚百姓,平息众怒。
李勉领旨受命,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在鸿胪寺设立专门的机构,详细研究各国文化,制定融合之策略;又组织人员编撰文化手册,向百姓传播各国文化,增进他们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经过这一番波折,文化融合之事终于重回正轨。
各国使者积极合作,交流日益频繁。
大唐的丝绸技艺传入西域,西域丝绸焕发出新的光彩;西域香料工艺融入大唐,香飘万里。
吐蕃马术与大唐军训结合,军威大振;大唐医药传入吐蕃,拯救无数生命。
日本遣唐使学成归国,推动变革。
岁月流转,大唐文化愈发绚烂多彩。
长安城中,胡姬酒肆与大唐茶馆交相辉映,胡乐唐音和谐共鸣。
李勉望着这繁华盛景,感慨万千。
林羽与苏瑶也深知,这只是漫长道路上的一个节点。
未来的挑战仍在等待,但只要大唐保持开放之心,文化融合的浪潮必将滚滚向前,创造更多的辉煌。
未来的路还很长,谁也不知道还会有怎样的惊涛骇浪,但大唐的勇气与决心,如同灯塔,照亮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