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之所以想出这种“回味无穷”的妙点,都是因为当官真的有很多好处。
第一,唐朝实行一夫一妻制,普通老百姓不能随便纳妾,你有钱也不行。
除非你四十岁,并且没有任何的儿子和女儿。为了养老和传宗接代,你可以纳妾,也可以卖妾,因为你也只能一个妾
但是当官可以根据自己的品级纳妾,
亲王:可纳妾12个。郡王及一品官:可纳妾10个。二品官可纳妾八个。
三品官可纳妾六个。四品官可纳妾四个。五品官可纳妾三个。六品官可纳妾两个。
六品官以下可以纳一个妾。
第二,普通百姓要纳税和服徭役
五品官往下的官员,除去朝廷发的职分田和每个月的俸禄,个人开荒或者买来的私田,都能免去一部分的税
如果你卸任了,你还能继续享受部分免税政策
所有品级的官员,他们的同居亲属,比如儿子孙子,哥哥弟弟,父亲都不用服徭役和兵役。
第三,免费的人力,百姓的所谓二十天的徭役不只是去建城墙,修河堤,还会被分去给官员免费干活儿,官员一天只管一顿饭。
一品官96人,二品官72人,三品官50人,四品官32人,五品官24人,六品官15人,七品官4人,八品官3人,九品官2人
而那些没有品的木炭采造使,他们被允许无条件娶一个妾,免徭役和兵役,和一个人免费为自己干二十天活。
最初没有当上官的这些木炭商觉得这很划算,说出去也很有面子。
但是他们慢慢的也对这些条件不满足,但是也不能升品级。
随后一家开始搞起了雕刻木炭,花钱贿赂采购的尚功司长,让高价买这种雕刻木炭。
有一家赚到钱,其他人也会跟着学。
过了几个月,木炭商们发现这么做美事,全部的木炭商直接在木炭上随便刻画几下。
反正这些木炭拿出来就被烧掉了,李渊自己也没注意。
如今的尚功令女官就是当初的尚功司长,她通过花钱贿赂张婕妤当上了尚功令,再靠着尚功令做手脚赚更多钱。
在尚功令写的纸上,赫然写着她这十年里贪了十万贯。
要是李恪在这里也得气的跳脚,他又是烤肉又是说好话的拿下整个皇城的取暖供给,一个月也才二十八贯
纸上还写着钱的用途,这些钱全被尚功令给了城外的父母,父母又因为大儿子科举没有考上。
尚功令又托关系找到了户部尚书陈文静送钱,给自己大哥买了一个刑部从五品上的“比都郎中”官职。
“王德,去一趟大理寺,把这个比都郎中的事情告诉大理寺卿,让他好好查一查。”
王德没有怠慢,马上出门去往大理寺。
长孙皇后知道李世民很不高兴,就安慰李世民说:
“二郎,既然现在抓出尚功令这个蛀虫,以后宫里也会少点开支不是,你也能少点负担。”
其实最庆幸的是长孙皇后,李世民不能想办法给内帑增加钱,只能让长孙皇后拿着内帑那点有限的钱做文章。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堂堂的皇后,居然也要像普通百姓家里的主妇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说出去都不信,谁不知道皇室是以天下供养,还能缺钱?
李世民现在的情绪完全没了长孙皇后刚的时候那么差,本来查处这种蛀虫是谁都不高兴,但是李世民居然心里还挺美丽的。
李世民:“还是观音婢你去和那个逆子谈吧,我的招都用完了,那个逆子肯定有所防范。”
李世民在长孙皇后面前毫无任何架子和面子,这样服软的话也说的出。
“别人都是知子莫若父,你们父子是知父莫若子,二郎你还是不够了解恪儿。”
李世民奇怪长孙皇后这话什么意思:
“观音婢,你怎么还帮那个逆子说话?”
“整个皇宫都知道,恪儿和承乾关系好,有事没事就往承乾那里跑,你一开始怎么不找承乾和恪儿谈?”
长孙皇后这句话里其实夹杂自己的私人感情,不过李世民不是长孙皇后,两个儿子都是他亲生的,所以很难听出这句话里的私人感情。
李世民被长孙皇后的话提醒也反应过来确实如此,禁卫军也告诉过李世民,李恪每次遇到麻烦都去找李承乾。
不过李世民有个毛病,就是嘴硬,知错,改错都是李世民为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