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朱元璋猜忌刘伯温
皇城武英殿内。
朱元璋使劲将一本奏本丢在地上,怒气冲冲的对太监云奇怒道:“你看看你看看,又是一本弹劾刘伯温风闻言事、肆意攻讦朝廷大臣的奏本!”
云奇战战兢兢的走上前,捡起那本奏本翻看了一下,随即惊叹道:“陛下,这已经是今天弹劾刘中丞的第二十八本了。”
朱元璋闻言冷笑,道:“由此可见,这刘基是多么的狂妄自大,惹得天怒人怨。”
云奇满脸疑惑,低声道:“按道理说,杨宪刚死,身为杨宪的老师,刘中丞应当韬光养晦,尽量低调行事才对,怎么会惹得这么多大臣攻讦他呢。”
朱元璋冷笑道:“还不是要怪他自己平素不知交好同僚,而且仗着自己是御史台中丞又自诩跟着朕打天下有着不世之功,以为朕真的不敢动他嘛!”
云奇仍旧是心有疑虑,低声道:“会不会是杨宪刚死,所以淮西党的人趁胜追击攻讦身为浙东党领袖的刘中丞呢?”
其实朱元璋哪里会不知道云奇说的是对的,但淮西一派都是从一开始就跟着他打天下的老家人,朱元璋从心底里不愿意把他们往坏处想。
而且在朱元璋还没有想要清理这些权贵,给自己的孙子铺路之前,朱元璋其实是不想动这些家乡人的。
但浙东党的存在,也是朱元璋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
试问,大明开国之初六国公,个个都是淮西人。
而能力还在李善长之上的刘伯温,却只是封了个小小的诚意伯,连侯爷都没上去。
其实浙东党的实力远远在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党之下,却为何能够与李善长相抗衡,甚至一度将淮西党按在地上摩擦?
除了刘伯温本人的才能之外,也与朱元璋的暗中扶持与默认有着脱不要开的关系。
现如今,作为刘伯温培植的代言人,杨宪一死,浙东党的势力大减,淮西一派自然会趁胜追击弹劾刘伯温。
虽然只要脑子没问题的,都知道这些弹劾奏本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只要能恶心一下刘伯温那也是极好的。
作为御史台中丞,想来只有刘伯温弹劾别人的份,什么时候有过别人弹劾他了。
但显然,淮西党的这一行为也不是丝毫作用都没有。
因为他们成功勾起了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某些不好记忆。
譬如,当初朱元璋起事之时,有一次小明王被元军围困急需救援。
但是那时候还真是朱元璋谋士的刘伯温,却是力主朱元璋坐视小明王死在元军手上而不要救援。
当时这件事给朱元璋心里就留下了一个看不见的隔阂。
要知道,当时小明王乃是起义军的精神领袖,朱元璋的起义军名义上的效忠对象。
拿自己的主公被元军围困,生死只在一夕之间。
朱元璋作为部下,怎么说都应该发兵救援。
可是刘伯温居然不顾天下人的眼光,一力主张不要救援,就看着小明王死在元军的手上。
虽然朱元璋也不是不知道刘伯温的主张是对的,但心里就是过不去这个坎。
因为当时的小明王除了只是起义军名义上的领袖之外,并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
而当时元军围困小明王,打的也正是借助小明王吸引朱元璋率领大军前来救援,好借机设下埋伏全歼朱元璋的主意。
可以想象,要是朱元璋真的率军去救,后果会有多么严重。
当明白归明白,自那以后朱元璋就一直在想一件事情。
要是自己那一天被敌人围困住了,刘伯温会不会当机立断拥立自己的某个儿子当皇帝,并且也像当初主张不要救援小明王一样,让自己的儿子和满朝文武不要救援自己。
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敌人围困致死呢?
显然这个假设性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但以朱元璋对刘伯温的了解,他总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虽然自古以来的皇帝,都喜欢有能力的大臣,可他们更看中的往往是对自己的够不够忠心。
而这件事的发生,却是让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忠诚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不管淮西党是不是恶意攻讦刘伯温都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朱元璋只想知道刘伯温到底对他够不够忠诚,以及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骄傲自大。
想到这里,朱元璋对云奇说道:“立马派人传刘伯温来见朕。”
云奇心中一惊